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其一题志伯愚仲鲁兄弟同听秋声馆图》
《金缕曲·其一题志伯愚仲鲁兄弟同听秋声馆图》全文
清 / 梁鼎芬   形式: 词

正是清秋节。极难忘、蕉轩蓉馆,旧时明月。

争道将军山林好,点笔阑干幽折。

有二妙、辞华无敌。

剪烛衙窗分题处,感庐陵心事如冰雪。

图画意,我能说。苔尘曾印霜禽迹。

笑几番、西风聚散,纸痕都碧。

绝似逍遥堂中事,写出当年轼辙。

试展卷、容颜犹昔。

雁语萧疏虫吟瘦,尽声声、递入帘前叶。

弹指过,又今夕。

(0)
鉴赏

这首《金缕曲》是梁鼎芬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以“题志伯愚仲鲁兄弟同听秋声馆图”为题,描绘了一幅兄弟共赏秋声图景,充满了文人雅趣与深沉情感。

开篇“正是清秋节”,点明时节,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极难忘、蕉轩蓉馆,旧时明月”,回忆往昔,蕉轩蓉馆,明月当空,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意境。“争道将军山林好,点笔阑干幽折”,将军山林之美,笔触细腻,描绘出一片幽静的自然风光。“有二妙、辞华无敌”,赞美两位兄弟文采斐然,无人能及。“剪烛衙窗分题处,感庐陵心事如冰雪”,回忆与庐陵友人的分题之乐,心事如冰雪般纯净,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图画意,我能说”,诗人能够将画中的意境表达出来,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深刻理解。“苔尘曾印霜禽迹”,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笑几番、西风聚散,纸痕都碧”,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以及时光流转中的聚散离合。“绝似逍遥堂中事,写出当年轼辙”,将眼前的场景与历史上的逍遥堂相联系,表达了对古人生活的向往和追忆。“试展卷、容颜犹昔”,即使画卷已老,但人物的面容依旧年轻,寓意着精神的永存。“雁语萧疏虫吟瘦,尽声声、递入帘前叶”,以雁鸣虫吟,描绘出秋日的寂静与凄美,声音透过窗帘,仿佛能触及心灵深处。“弹指过,又今夕”,时光匆匆,转眼又是今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韵味和深度。

作者介绍

梁鼎芬
朝代:清

梁鼎芬(1859—1919),晚清学者、藏书家,广东番禺人。字星海,一字心海,又字伯烈,号节庵,别号不回山民、孤庵、病翁、浪游词客、葵霜、藏山、藏叟等;室名有耻堂、葵霜阁、栖凤楼、抗愤堂等。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曾因弹劾李鸿章,名震朝野。后应张之洞聘,主讲广东广雅书院和江苏钟山书院,为《昌言报》主笔。辛亥革命前有反帝主战思想。后任溥仪的毓庆宫行走。
猜你喜欢

及第后读书院咏物十首上礼部李侍郎.药臼

器重性仍坚,登庸响即传。

口因良药苦,心为中规圆。

继务精三代,轮攻孕十全。

终齐善救理,莫谓枉陶甄。

(0)

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方塘含白水。

(0)

风光草际浮

澹荡和风至,芊绵碧草长。

徐吹遥扑翠,半偃乍浮光。

叶似翻宵露,丛疑扇夕阳。

逶迤明曲渚,照耀满回塘。

白芷生还暮,崇兰泛更香。

谁知揽结处,含思向馀芳。

(0)

送王缋

翠羽长将玉树期,偶然飞下肯多时。

翩翩一路岚阴晚,却入青葱宿旧枝。

(0)

赠泉陵上人

暂把枯藤倚碧根,禅堂初创楚江濆。

直疑松小难留鹤,未信山低住得云。

草接寺桥牛笛近,日衔村树鸟行分。

每来共忆曾游处,万壑泉声绝顶闻。

(0)

读淮南李相行营至楚州诗

阃外建牙威不宾,古来戡难忆忠臣。

已分舟楫归元老,更使熊罴属丈人。

玄象合教沧海晏,青龙喜应太山春。

来年二月登封礼,去望台星扈日轮。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