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乱后寄兄·其一》
《乱后寄兄·其一》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长剑何人倚太行,毡裘入市似驱羊。

怒降白起不仁赵,死守裴侯无负唐。

可柰昆炎焚玉石,更堪蜀险化豺狼。

紫荆犹是阶前树,风雨何时复对床。

(0)
鉴赏

这首诗《乱后寄兄(其一)》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乱后社会变迁与个人情感的深切思考。

首联“长剑何人倚太行,毡裘入市似驱羊”,以长剑与太行山为背景,描绘出一幅战乱中人民流离失所的画面。长剑象征着力量与正义,却无人倚靠,暗示了社会秩序的崩塌;“毡裘入市”则形象地描绘了游牧民族进入农耕地区的情景,如同驱赶羊群一般,反映了战争对社会结构的冲击。

颔联“怒降白起不仁赵,死守裴侯无负唐”,运用历史典故,对比了两个不同人物的行为。白起,战国时期著名的将领,以残酷著称,此处暗指战争中的暴行;裴侯,可能指的是唐朝的某位忠臣,强调了忠诚与牺牲的重要性。这一联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批判以及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

颈联“可奈昆炎焚玉石,更堪蜀险化豺狼”,进一步深化了对战乱破坏力的描述。“昆炎”可能是指火山爆发或大火,象征着灾难的毁灭性;“玉石”比喻珍贵的事物,被焚烧殆尽,突显了战争对美好事物的摧毁;“蜀险化豺狼”则形象地描绘了原本安宁之地因战乱而变得充满危险,比喻了社会环境的恶化。

尾联“紫荆犹是阶前树,风雨何时复对床”,以紫荆树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紫荆树在古代常被视为吉祥之树,此处寓意着家园的恢复与和谐。然而,“风雨何时复对床”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重归平静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和平的深切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后社会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行为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与人性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寄沈云卿

津亭记得话分离,别后愁多只自知。

梅坞雪消春到处,草堂灯暗夜深时。

纵然频有相思梦,争似同吟一首诗。

几欲裁书凭雁寄,碧天无际雁来迟。

(0)

上曾赞府三首·其三

四岁传家子,心明语未真。

也知初受命,似觉便成人。

举动须呼仆,端身学拜亲。

若教楼上去,定道摘星辰。

(0)

哭赵南仲

功名翻覆等南柯,云掩新阡长薜萝。

千载只凭公论去,百年无奈世情何。

高光时节经营易,晋宋人才隐逸多。

入汴老宾犹坐谪,馀生只合理烟蓑。

(0)

君山

酾酒临江望石湾,松风引上白云关。

潮吹海雨来无际,帆遂天风去不还。

千仞振衣聊遣兴,一江如带敢偷闲。

老怀抚事偏多感,莫拮中原几点山。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一八

一升三合,拄杖头边。万水千山,草鞋跟底。

未言先领,谁家灶里无烟。

撩起便行,是处井中有水。

莫道空来又空去,许多途路不相辜。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七十四

天平地平,河满井满。临济口门窄,德山棒头短。

铁蒺藜,黄金弹。直下来也,急著眼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