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青天路最崎岖,藏日擎天却有馀。
既验六龙行万里,始知一卒当千夫。
望云骓稳无前马,带雨铃鸣动属车。
纵有将军天下笔,不如无逸旧时图。
上青天路最崎岖,藏日擎天却有馀。
既验六龙行万里,始知一卒当千夫。
望云骓稳无前马,带雨铃鸣动属车。
纵有将军天下笔,不如无逸旧时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李思训幸蜀图的赞美之情。开篇“上青天路最崎岖”勾勒出一条通向云端的险峻道路,紧接着“藏日擎天却有馀”则是对画中景象的高度评价,似乎连日月也被涵盖在这幅图画之中。
诗人随后转向历史上的六龙(即龙门关)和万里长城,用“既验六龙行万里”来比喻李思训行军之远大;“始知一卒当千夫”则是对他指挥若定、所向披靡的赞扬,意味着他的才能足以匹敌千军。
接下来的“望云骓稳无前马”描绘了画中战马威武雄壮的景象,“带雨铃鸣动属车”则是对战车声势浩大的刻画。最后两句“纵有将军天下笔,不如无逸旧时图”,诗人借此表达,即使拥有天下的兵力,也不及李思训这幅幸蜀之图的非凡。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画作的深刻理解和极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