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咛天语听传呼,吒咤雷霆压万夫。
泽国使临殊玉节,彤墀香近惹金炉。
庆逢龙跃风云阔,职有蝉联父子俱。
援手坠渊馀事耳,故人有子在泥途。
叮咛天语听传呼,吒咤雷霆压万夫。
泽国使临殊玉节,彤墀香近惹金炉。
庆逢龙跃风云阔,职有蝉联父子俱。
援手坠渊馀事耳,故人有子在泥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名为《代上谯太尉》。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点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文学功底。
开篇“叮咛天语听传呼,吒咤雷霆压万夫”两句,用了拟声词“叮咛”、“吒咲”来形象地描绘出命令或声音的威严和力量,通过比喻手法,将天上的神圣命令与雷霆相比较,传递出一种震慑人心的权威感。
接着,“泽国使临殊玉节,彤墀香近惹金炉”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庄重而典雅的景象。“泽国使”指的是朝廷派遣的使者,“临殊玉节”则是形容其身份尊贵,而“彤墀香近惹金炉”则是在写使者的车驾之上散发出的香气和使用的香炉,突显了使者的高贵和典礼的庄重。
中间,“庆逢龙跃风云阔,职有蝉联父子俱”两句,通过“庆逢龙跃”形容时机的成熟与喜悦,而“风云阔”则是比喻变化万千的局势。紧接着,“职有蝉联父子俱”则是在讲述某种职责或使命,是由父子共同承担,体现了家族责任和传承的重要性。
结尾,“援手坠渊馀事耳,故人有子在泥途”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的一种缅怀之情。“援手坠渊”形容的是深邃难测的过去,而“馀事耳”则是在回忆那些已经逝去的事情。最后,“故人有子在泥途”则是在表达对旧友后代仍在艰难困苦中挣扎的同情和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权威、庄重、时机与责任的描写,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关切,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
君不见生不愿为牛后,宁为鸡口。
吾闻向来得道人,终古不忒如维斗。
希价咸阳诸少年,可推令往挽令还。
俗学风波能自拔,我识廖侯眉宇间。
省庭无人与争长,主司得之如受赏。
东家一笑市尽倾,略无下蔡与阳城。
生珠之水砂砾润,生玉之山草木荣。
观君词章亦如此,谅知躬行有君子。
更约探囊阅旧文,蛛丝灯花助我喜。
贤乐堂前竹影斑,好鸟自语莫令弹。
北邻著作相劳苦,整驾谒子邀同攀。
应烦下榻煮茶药,坐待月轮衔屋山。
岳阳楼上春已归,湖中鸿雁拍波飞。
布帆天阔随鸟道,石林风晚吹人衣。
春水初生及马腹,浮滩欲上西山麓。
遥看绝岭秀云松,上有垂萝暗溪谷。
沙眠草啮性不骄,侧身注目鸣相招。
林间瞥过星烁烁,原上独立风萧萧。
君不见中原真种胡尘没,南行市骨何仓卒。
秪收力健载征夫,肯向时危辨奇骨。
即令贡马西北来,东西坊监屯云开。
纷然驽骥同一秣,尔可不忧四蹄脱。
花光渐寒食,木燧催国火。
沽酒鸟劝人,怀贤吾忘我。
事往堕甑休,心知求田可。
可人不在眼,樽俎思促坐。
有生常倥偬,无暇天所课。
不解闻健饮,俄成一蓬颗。
泥钧埏万物,寒暑勤五佐。
岂其怀爱憎,私使我穷饿。
醉招魂不来,浪下巫阳些。
梦成少年嬉,走马章台左。
公才如洪河,灌注天下半。
风日未尝撄,昼夜圣所叹。
名世二十年,穷无歌舞玩。
入宫又见妒,徒友飞鸟散。
一饱事难谐,五车书作伴。
风雨暗楼台,鸡鸣自昏旦。
虽非锦绣赠,欲报青玉案。
文似离骚经,诗窥关雎乱。
贱生恨学晚,曾未奉巾盥。
昨蒙双鲤鱼,远托郑人缓。
风义薄秋天,神明还旧贯。
更磨荐祢墨,推挽起疲懦。
忽忽未嗣音,微阳归候炭。
仁风从东来,拭目望斋馆。
鸟声日日春,柳色弄晴暖。
漫有酒盈樽,何因见此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