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屏一榻无俗尘,左置枯琴右开易。
重门不闭谁往还,明月清风是相识。
一屏一榻无俗尘,左置枯琴右开易。
重门不闭谁往还,明月清风是相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雅的画面。"一屏一榻无俗尘",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环境,只有朴素的屏风和床榻,暗示着主人的清高和心境的纯净。"左置枯琴右开易"进一步增添了文化气息,枯琴象征着淡泊的生活情趣,而易经则代表了深邃的哲学思考,显示出主人的学识与修养。
"重门不闭谁往还"暗示着这里的交往简单而真诚,没有繁琐的礼节,只有明月清风这样的自然之友来访,表明诗人与外界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关系。"明月清风是相识"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高洁友谊的向往,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写官舍内的简朴布置和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展现了作者黄庶在官场中保持的那份独特的心境和人格魅力,以及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一别二十年,颜面尚如旧。
岂惟不改颜,长贫能固守。
自烹阳羡茶,旋酌金陵酒。
聊以叙契阔,为问当时友。
半死半漂零,所馀惟某某。
增予感慨怀,停杯复低首。
翻思天地间,万物无不朽。
人比物虽灵,安得与天久。
弃置且勿言,君姑酌大斗。
长桥跨蛟溪,青山绕四周。
闻君年少时,扁舟泊溪头。
临深戒在心,坐卧不出舟。
于今二十年,乃复思追游。
追游不可得,官职相牵留。
溪上采莲曲,山中采芝讴。
采芝贵及春,采莲贵及秋。
秋无蛟龙害,春无虎豹忧。
二者不可兼,问君欲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