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罗仙子下瑶台,斋馆春风席上回。
便与赤嵌书地产,此行端为荔支来。
红罗仙子下瑶台,斋馆春风席上回。
便与赤嵌书地产,此行端为荔支来。
这首诗以“红罗仙子下瑶台”开篇,运用了神话般的想象,将荔枝比作从仙境降临的仙子,形象地描绘了荔枝的珍贵与美丽。接下来的“斋馆春风席上回”,则进一步渲染了荔枝在宴席上的珍贵地位,仿佛春风中的佳肴,令人垂涎欲滴。
“便与赤嵌书地产”一句,巧妙地将地点与荔枝产地相连,暗示了荔枝的原产地赤嵌(今越南境内)与荔枝之间的密切关系。而“此行端为荔支来”则直接点明了此次行程的目的,即为了荔枝而来,强调了荔枝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和对荔枝的向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不仅赞美了荔枝的美味与珍贵,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独特情感和深刻理解。
茂先寔王佐,仲举信时英。
气睹冲天发,人将下榻迎。
圭符肃有命,江国远徂征。
九派期方越,千钧或所轻。
高帆出风迥,孤屿入云平。
遄迈嗟于役,离忧空自情。
饰簪陪早岁,接壤厕专城。
旷别心弥轸,宏规义转倾。
徒然恨饥渴,况乃讽瑶琼。
玄漠圣恩通,由来书轨同。
忽闻窥月满,相聚寇云中。
庙略占黄气,神兵出绛宫。
将军行逐虏,使者亦和戎。
一举轒辒灭,再麾沙漠空。
直将威禁暴,非用武为雄。
饮至明军礼,酬勋锡武功。
干戈还载戢,文德在唐风。
桂江南渡无杨柳,见此令人眼暂明。
应学郡中贤太守,依依相向许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