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戌冬在两江督署寄上伯父侍郎公·其四》
《丙戌冬在两江督署寄上伯父侍郎公·其四》全文
清 / 曾广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威毅江淮坐肃清,榴花别后我重行。

山容尚记龙东走,水宿频随雁北征。

裨海波深红雪冻,煦园月朗绿醽倾。

平原十日期难满,又飐鞭丝别瓮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两江督署的冬日情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伯父侍郎公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比喻,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情感氛围。

首句“威毅江淮坐肃清”以“威毅”形容督署的庄严肃穆,暗示了作者所处环境的权威与秩序。接着“榴花别后我重行”,借别后的重逢,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接下来的“山容尚记龙东走,水宿频随雁北征”,通过山川与飞雁的形象,巧妙地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融入其中,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寓意着人生的流转与变迁。

“裨海波深红雪冻,煦园月朗绿醽倾”,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冬季的景象,海面如覆盖着红色的雪花,园中月光皎洁,绿醽(一种酒)似乎也在月光下倾洒,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里不仅有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最后,“平原十日期难满,又飐鞭丝别瓮城”,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不舍。平原上的十日之期仿佛难以填满,再次挥鞭告别瓮城,既是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也是对未来旅程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思绪与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充满了深邃的哲思和浓郁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曾广钧
朝代:清

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猜你喜欢

临江仙·其三

夹路传呼杳杳,垂腰印绶累累。万般荣贵出丹枝。

遥知心乐处,椿畔桂当时。

酒到芳春偏弄色,轻黄泛滟鹅儿。

大为行乐使堪书。醉来花下卧,便是习家池。

(0)

迹虽无地著,心实有天知。

一禽从不获,不敢范驱驰。

(0)

过九成宫旧址二首·其一

今古市朝已变,隋唐楼殿成空。

惟有山头明月,夜来犹照荒宫。

(0)

蓦山溪.暮秋赏梨花

凋红减翠,正是清秋杪。

深院袅香风,看梨花、一枝开早。

珑璁映面,依约认娇颦,天淡淡,月溶溶,春意知多少。

清明池馆,芳信年年好。

更向五侯家,把江梅、风光占了。

休教寂寞,辜负向人心,檀板响,宝杯倾,潘鬓从他老。

(0)

灵谷山

旧闻伯子记,已得灵谷名。

隐然望此州,奇胜称山灵。

悬崖泻瀑布,如高屋建瓴。

乔松数十丈,下有千岁苓。

仄足行鸟道,势欲抟青冥。

仙事虽渺茫,幽讨未忘情。

高秋八月后,择胜来经行。

黄冠两三人,淡然亦忘形。

烟霞到几席,爽气来户庭。

瘦筇閒指点,老瓦同注倾。

惭非换鹅手,不敢临黄庭。

或可联石鼎,未必让弥明。

重阳无十日,黄菊渐向荣。

佳哉此天气,一笑未易营。

但愿脚力健,年年此寻盟。

(0)

寄陈正己

十载忧迫发半华,东山有意净胡沙。

公车战策三千牍,腹笥兵书五十家。

好佩青萍光夺月,莫惊赤羽气成霞。

嗟予本亦轻生者,欲渡黄海掷马挝。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