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琴兼杖藜,特地过岩西。
已见竹轩闭,又闻山鸟啼。
长松寒倚谷,细草暗连溪。
久立无人事,烟霞归路迷。
负琴兼杖藜,特地过岩西。
已见竹轩闭,又闻山鸟啼。
长松寒倚谷,细草暗连溪。
久立无人事,烟霞归路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山中寻访友人的情景,但却未能如愿。诗中的意境幽静而深远,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淡泊的情怀。
“负琴兼杖藜,特地过岩西。”开篇即设定了人物行动的场景,诗人背着琴,手持拐杖,穿越着岩石密布的地带,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意志,也描绘出了山路的曲折与艰难。
“已见竹轩闭,又闻山鸟啼。”这里,“竹轩”象征着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孤独,而“山鸟啼”则是山林之声,更添一份寂寞和空旷感。
“长松寒倚谷,细草暗连溪。”这两句通过对树木和草地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山中的景色,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长松倚靠在山谷之中,细草则无声地连接着溪流,这些都是自然界的隐喻,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久立无人事,烟霞归路迷。”诗人的等待未果,无人相伴,只能感受到时间的长久和人迹的稀少。最后一句“烟霞归路迷”,则是对归途的迷茫与不确定性的描写,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迷惘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宁静的意境。
笑折垂杨去。问当年、升平佚事,唐堤宋渚。
春老沧州踏歌散,芳序醉红犹舞。
便洗尽、苍生灰土。
留取笏床香草畔,向斜晖、傲睨高前古。
潇洒意,合相许。群山曾化貔貅宇。
饷雄军、一番辛苦,凤毛难翥。
月转六桥迟迟下,此是旧愁来路。
有羁客、牵船同住。
锦作奚囊偿酒债,舍桃花、渔父谁为主。
毫五色,胜萧鼓。
冻筠碧色。幻梦华剩影,声声悽笛。
苑树雪深,拂尽琼瑰再三摘。
瓶水炉烟供奉,飏缕缕、香云萦笔。
黯泪湿、独守天寒,无复鹤分席。仙国。太阒寂。
讯海水浅深,万斛愁积。素娥伫泣。
有限残春忍追忆。
凉夜仙禽舞翠,留旧迹、荒陂凝碧。
问此恨孤屿月,倘能省得。
窗棂半白,灯檠全黑,愁味最耐咀嚼。
新词略写缠绵意,还向晓钟声里,字字斟酌。
可奈春蚕丝万缕,又幻作、庄严璎珞。
解道是、去后韦郎,宛转念红萼。
重理黄昏剩梦,频频惊断,那辨檐铃城柝。
枕教侬倚,被教侬展,睡怎不教侬著。
尽悯悯闷闷,纵有长桑更无药。
试开户起看,星斗绕树,啼鸟知人情绪恶。
表余春、绿娇黄殢,啼鹃偏又催去。
夜来谁与东风便,林外乱莺无数。商去住。
只梦里桃花,渔父回舟路。画梁燕语。
好属付杨枝,渡头溪口,休更酿飞絮。
年时事,莫是渠侬自误。痴憨天也应妒。
饯春合谱家山破,漫擪玉箫哀诉。魔女舞。
恐落日危楼,信美非吾土。君歌太苦。
尽一寸柔肠,纡回曲折,绕向断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