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二时偈·其七》
《十二时偈·其七》全文
唐 / 文偃   形式: 偈颂  押[麌]韵

日中午,一部笙歌谁解舞。

逍遥顿入达无生,昼夜法螺击法鼓。

(0)
鉴赏

这首诗《十二时偈(其七)》由唐代诗人文偃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佛教思想。

“日中午,一部笙歌谁解舞。” 开篇以午后时光为背景,以笙歌比喻世间繁华与欢愉,然而这欢愉背后,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其本质?这里蕴含了对人生短暂与虚幻的感慨。

“逍遥顿入达无生,昼夜法螺击法鼓。” 诗人接着阐述了一种超脱世俗、直入本性的境界。在逍遥自在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无生,即生命是空性的,不被物质世界所束缚。同时,昼夜交替的法螺与法鼓象征着佛法的永恒与不息,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时刻保持警醒,倾听内心的呼唤,追求精神的觉醒与解脱。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佛法以及宇宙真理的独到见解,引导读者在繁忙的尘世中寻找到心灵的平静与智慧的光芒。

作者介绍
文偃

文偃
朝代:唐   籍贯:姑苏嘉兴   生辰:?—949

(?—949)五代时南汉高僧。姑苏嘉兴人,俗姓张。居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机缘语句,实立云门宗之始。
猜你喜欢

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迷岸未春飞柳絮,前村破晓压梅花。

羔羊金帐应粗俗,自掬冰泉煮石茶。

(0)

临平泊舟

客舟系缆柳阴傍,湖影侵篷夜气凉。

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0)

白露·其一

岁旱今如此,天高岂不闻。

家家望秋谷,日日有閒云。

圣主焦劳甚,群公献纳勤。

老农愁欲死,祈祷漫纷纭。

(0)

暮雨

水上鱼,吹白露。山头云,与龙附。

潭中水作潭中雨,朱鳖飞过吴洲去。

鲤鱼相随不知数,老蛤衔泥在深处。

(0)

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之

闻君奉宸诏,瑞祝疑灵岫。

山水聊得游,志愿庶可就。

岂无朋从俱,况此一二秀。

方蕲建春陌,十刻残昼漏。

初经缑氏岭,古柏尚郁茂。

却过轘辕关,巨石相撑斗。

夕斋礼神祠,法衮被藻绣。

毕事登山椒,常服更短后。

从者十数人,轻赍不为陋。

是时天清阴,力气勇奔骤。

云岩杳亏蔽,花草藏涧窦。

傍林有珍禽,惊聒若避彀。

盘石暂憩休,泓泉助吞漱。

上窥玉女窗,崭绝非可构。

下玩捣衣砧,焜耀金纹透。

尹子体雄恔,攀缘愈习狃。

欧阳称壮龄,疲软屡颠踣。

竞欢相扶持,芒屩恣践蹂。

八仙存故坛,三醉孰云谬。

鄙哉封禅碑,数字昔镌镂。

偶志一时事,曷虞来者诟。

绝顶瞰诸峰,隘然轻宇宙。

遥思谢尘烦,欲知群鸟兽。

韩公传石室,闻之固已旧。

当时兴稍衰,不暇苦寻究。

东崖暗壑中,释子持经咒。

于今二十年,饮食同猿狖。

君子聆法音,充尔溢肤腠。

尝期蹑屐过,吾侪色先愀。

遂乖真谛言,兹亦甘自咎。

中顶会几望,凉蟾皓如昼。

纷纷坐谈谑,草草具觞豆。

清露湿巾裳,谁人苦羸瘦。

便即忘形骸,胡为恋缨绶。

或疑桂宫近,斯语岂狂瞀。

归来游少室,崷崒殊引脰。

石室迢递过,探访仍邂逅。

扪萝上岑邃,仙屋何广袤。

乳水出其间,涓涓自成溜。

凡骨此熏蒸,灵真安可觏。

霞壁几千寻,四字侔篆籀。

咸意苔藓文,诚为造化授。

标之神清洞,民俗未尝遘。

忽觉风雨冥,无能久瞻扣。

匆匆遂宵征,胜事皆可复。

俚歌纵喧哗,怪说多駮糅。

凌晨关塞阳,追赏颜匪厚。

穷极四百里,宁惮疲左右。

昨朝书报予,闻甚醉醇酎。

所嗟游远方,心焉倍如疚。

(0)

题雪景二首·其一

雪满群山万类沉,幽人闭户寂无心。

轻舟冲冷肯乘兴,情与剡溪寒意深。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