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成台》
《九成台》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九成台上得观韶,十月飞葭律气调。

日落圭琮横极浦,天晴钟磬倚层霄。

华虫已破洪荒远,辇路空馀紫翠遥。

圣世只今崇述作,欲将古调献明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九成台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九成台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的美丽景色,以及其与古代文化的紧密联系。

首联“九成台上得观韶,十月飞葭律气调”开篇即点明地点和时节,九成台作为观赏之地,十月的葭律(芦苇)随风飘动,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意境。这里的“韶”既可指韶乐,也可暗喻古代的和谐与美好,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向往与敬仰。

颔联“日落圭琮横极浦,天晴钟磬倚层霄”进一步描绘了九成台的壮丽景色。日落时分,圭琮(古代礼器)的影子横跨在广阔的水面上,天晴之时,钟磬的声音仿佛倚靠在层层云霄之上,既有视觉上的壮观,也有听觉上的悠扬,展现出九成台的雄伟与宁静之美。

颈联“华虫已破洪荒远,辇路空馀紫翠遥”则通过“华虫”(古代帝王服饰上的装饰品)与“辇路”(皇帝出行的道路)的意象,表达了九成台作为历史遗迹,虽历经岁月沧桑,但其承载的文化意义依然深远,如同洪荒时代被华美的装饰所打破,留下的是对历史的深刻记忆与对未来的展望。

尾联“圣世只今崇述作,欲将古调献明朝”总结全诗,表达了在当今盛世中,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诗人希望将古人的智慧与艺术,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给未来,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弘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九成台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还蕴含了诗人对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天竺寺

万山深碧里,天竺数重回。

落木秋峰见,分香山市开。

凄凉宝掌寺,零落客儿台。

只有钟声咽,三生又再来。

(0)

入沙河城

北路畿疆壮,西山夕照黄。

荒城带秋水,坏殿掩残杨。

飞控儿能健,无哗俗自良。

柳塘看浴鸭,误记到江乡。

(0)

中和日与程睫园过东洲讲舍邀雷小秋罗云岩廖卓夫姚.瑞麟游小罗汉寺作

春风一微扇,草木含新荑。

佳兹微雨晴,复与赏心携。

鼓枻溯洪流,扬帆便轻飔。

洲渚绿方盈,霞彩垂光仪。

讲肄集群彦,矫矫鸾凤姿。

兰蕙馥其馨,德义为之基。

洙泗若可接,孔墨道宁疑。

共美绀园游,同礼天人师。

明灯皎智焰,觉树耸高枝。

境幽性所惬,理胜情无疲。

良辰勿可谖,倾耳希新辞。

(0)

咏怀诗十首·其三

疾风扬波涛,起灭无端倪。

波波相续流,宁复住斯须。

嗟余久沉沦,泊然无止依。

真源失湛寂,谁能鉴渊微。

(0)

别杨灵荃社友

唱罢骊歌思悄然,山含落日水含烟。

却愁今夜江头月,独照离人上客船。

(0)

阮郎归.新春寄弟

明霞一桁斗帘新。熏炉通昼温。蛛丝香罥去年尘。

花枝犹未贫。天末感,病中身。何堪酒入唇。

花前长忆远游人。裁诗报早春。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