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瓯消沉故王日,俗号剽轻如故实。
挟策不数应门儿,雅尚儒人邹鲁匹。
顷来官长稍自安,市里颇闻浮诉窒。
陈侯健者吾故人,坐致岂康得无术。
东瓯消沉故王日,俗号剽轻如故实。
挟策不数应门儿,雅尚儒人邹鲁匹。
顷来官长稍自安,市里颇闻浮诉窒。
陈侯健者吾故人,坐致岂康得无术。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建阳县的风土人情与社会风貌。诗人刘弇以“东瓯消沉故王日”开篇,将建阳置于历史的背景中,暗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接着,“俗号剽轻如故实”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当地民风的剽悍与朴实并存的特点。
“挟策不数应门儿,雅尚儒人邹鲁匹”,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建阳人崇尚儒家文化的风气,与邹鲁之地(古代儒家文化中心)相提并论,显示了其在文化传承上的独特地位。然而,“顷来官长稍自安,市里颇闻浮诉窒”则揭示了近来官府治理有所改善,但市井间仍有不满情绪,反映了社会管理与民众诉求之间的复杂关系。
最后,“陈侯健者吾故人,坐致岂康得无术”表达了对陈侯(可能指地方官员或有影响力的本地人士)的敬意和对其治理能力的认可,同时也暗含了对如何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建阳的历史积淀、文化特色以及社会现状,体现了诗人对地方社会深入观察与思考的独特视角。
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
每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
白鹤飞天书,南荆访高士。
五云在岘山,果得参寥子。
肮脏辞故园,昂藏入君门。
天子分玉帛,百官接话言。
毫墨时洒落,探玄有奇作。
著论穷天人,千春秘麟阁。
长揖不受官,拂衣归林峦。
余亦去金马,藤萝同所欢。
相思在何处,桂树青云端。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四牡何时入?
吾君忆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