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十一首·其四》
《咏史十一首·其四》全文
唐 / 李华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天生忠与义,本以佐雍熙。

何意李司隶,而当昏乱时。

古坟襄城野,斜径横秋陂。

况不禁樵采,茅莎无孑遗。

高标尚可仰,精爽今何之。

一忤中常侍,衔冤谁见知。

尝观党锢传,抚卷不胜悲。

(0)
翻译
他天生忠诚和正义,本应辅佐国泰民安。
怎料到会遇到李司隶,却正值国家混乱时期。
古老的坟墓散落在襄城郊野,小路斜穿过秋天的池塘。
更何况樵夫采草,连茅草也所剩无几。
崇高的节操仍然值得仰望,但他的精神如今又去了哪里呢。
一旦触怒了中常侍,含冤受屈又有谁知道。
我曾读过关于党锢之祸的史书,翻阅时心中悲痛难以言表。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歌,它通过对古人忠义品质的赞颂,抒发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沉感慨。诗中的“天生忠与义,本以佐雍熙”表达了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而接下来的“何意李司隶,而当昏乱时”则透露出对时代黑暗和个人遭遇不幸的无奈。

“古坟襄城野,斜径横秋陂。况不禁樵采,茅莎无孑遗。”这些句子描绘了一种荒凉与废弃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过去辉煌历史的缅怀,以及对于现实中物是人非的感慨。

“高标尚可仰,精爽今何之。尝观党锢传,抚卷不胜悲。”这里,“高标”指的是理想和榜样,而“精爽”则是对古人品格的赞美。诗人通过阅读历史上的忠义人物,如党锢等人的故事,不禁感到深深的哀痛,因为这些崇高的精神在现实中已经难以寻觅。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交织的复杂情绪,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切理解,以及对于忠义品格在世道上的凋零的无限感慨。

作者介绍

李华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遇兴安尹齐士贤乡同年

塘水东西绕县流,与安父老说齐侯。

相逢我忆金陵胜,共醉天香十五秋。

(0)

淡轩为胡运同赋

鹾亭父老说真廉,百数年来姓一瞻。

世上繁华多不试,布袍轻暖菜根甜。

(0)

五儿六期口号

弘玉今年巳六期,娇痴未肯事诗书。

却来戏弄如椽笔,搅我清风翰墨池。

(0)

题芭蕉二首·其一

秾绿丛中吐茜红,直从盛夏到深冬。

于今始信王维画,能写当时雪里容。

(0)

梦与柳宗畴同游石窦诗以记之俟便乃寄

梦里同游过水滨,空空石窦碧苔春。

自无刘阮风流债,不见桃花艳冶人。

(0)

闻丘时雍除苏州太守作一绝俟见而呈之否亦当寄也

我向北来君向南,未知何地接帏幨。

绿杨啼鸟蓬窗午,先报离情写一函。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