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雾涌诸峰,青虹绘林麓。
一雨送新凉,郊原半膏沐。
晓来行路人,觌之自怡乐。
平生泽物心,所至问民瘼。
但云穫有秋,室家愿始足。
是时正西成,田畴尽收熟。
黄云被江干,清流灌幽木。
悠悠白鹭飞,片片秋云落。
感此念所之,民命在司牧。
禁闼故所恋,淮阳今不薄。
爰言谢同心,聊以慰空谷。
碧雾涌诸峰,青虹绘林麓。
一雨送新凉,郊原半膏沐。
晓来行路人,觌之自怡乐。
平生泽物心,所至问民瘼。
但云穫有秋,室家愿始足。
是时正西成,田畴尽收熟。
黄云被江干,清流灌幽木。
悠悠白鹭飞,片片秋云落。
感此念所之,民命在司牧。
禁闼故所恋,淮阳今不薄。
爰言谢同心,聊以慰空谷。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行路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农事丰收的景象,充满了对民生的关怀和对官职的感慨。
首句“碧雾涌诸峰,青虹绘林麓”,描绘了清晨山间雾气缭绕,如同碧绿的雾气涌动于群峰之间,青色的彩虹仿佛在绘制着山林与溪谷的轮廓,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
接着“一雨送新凉,郊原半膏沐”描述了一场及时雨带来了清凉,滋润了郊外的田野,让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晓来行路人,觌之自怡乐”则通过行人的视角,展现了他们见到这番景象后的愉悦心情,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平生泽物心,所至问民瘼”表达了诗人平生致力于惠及百姓的心愿,每到一处都关心民众的疾苦,体现了其深厚的为民情怀。
“但云穫有秋,室家愿始足”进一步说明了诗人关注的是百姓的衣食无忧,希望他们能够丰衣足食,过上安定的生活。
“是时正西成,田畴尽收熟”点明了此时正值秋季,农田里庄稼成熟,丰收的景象令人欣喜。
“黄云被江干,清流灌幽木”描绘了江边黄云覆盖,清澈的水流滋养着幽静的树木,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自然画卷。
“悠悠白鹭飞,片片秋云落”通过白鹭的飞翔和秋云的飘落,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
“感此念所之,民命在司牧”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深切关怀,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关注民众的福祉。
“禁闼故所恋,淮阳今不薄”反映了诗人对官职的眷恋,即使在远离京城的淮阳,也依然深感职责重大。
最后“爰言谢同心,聊以慰空谷”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为国为民效力,以此来安慰那些在偏远地区默默奉献的官员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民生的关怀以及对官职责任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前身本同社,宿业独临边。
一悟镜空老,始知圆泽贤。
归心忘犊佩,生术寄羊鞭。
不似欧阳子,空留六一泉。
众人事纷扰,志士独悄悄。
何意琵琶弦,常遭腰鼓闹。
三杯忘万虑,醒后还皎皎。
有如辘轳索,已脱重萦绕。
家人自约饬,始慕陈妇孝。
可怜原巨先,放荡今谁吊。
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
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
忧来自不寐,起视天汉渺。
阑干玉绳低,耿耿太白晓。
今岁秋阳晒人死,今宵秋月呼人起。
月光如水澡吾体,月色如霜冻吾髓。
老夫畏热如于菟,平生爱月如冰壶。
望舒可客不可孤,曲生可亲不可疏。
更招玉兔金蟾蜍,同酌山杯煮涧蔬。
来朝秋阳再作恶,今夕秋光且行乐。
遮莫参横并月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