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尾谁怜入爨琴,梦搜月魄到湘岑。
渐看佳雁随云到,未使清樽有壑沈。
异日任添伤别泪,暗窗重拭画苔阴。
存存道气真天在,共剖玄关勘郁森。
焦尾谁怜入爨琴,梦搜月魄到湘岑。
渐看佳雁随云到,未使清樽有壑沈。
异日任添伤别泪,暗窗重拭画苔阴。
存存道气真天在,共剖玄关勘郁森。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喜张际亮徐志导志恭昆季先后至都》。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友人相聚的喜悦与感慨。
首联“焦尾谁怜入爨琴,梦搜月魄到湘岑。”以“焦尾”比喻友情的珍贵,即使在困境中也能相互扶持,如同琴弦虽焦,仍能弹出美妙的音乐。而“梦搜月魄到湘岑”则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仿佛在梦中追寻那皎洁的月光,直至湘水之滨,寓意友情跨越时空的深切。
颔联“渐看佳雁随云到,未使清樽有壑沈。”描述了友人的到来如同佳雁随云,给诗人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同时,“未使清樽有壑沈”暗示了诗人并未因离别而沉沦,而是期待着与友人的相聚,共同分享生活的点滴。
颈联“异日任添伤别泪,暗窗重拭画苔阴。”预示了未来的分别可能会带来伤感的泪水,但诗人愿意等待,直到再次相聚时,擦拭掉心中的阴霾,重新点亮希望的灯火。
尾联“存存道气真天在,共剖玄关勘郁森。”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认为真正的友情如同天地间永恒的存在,能够穿透心灵的迷雾,揭示出生命的真谛。诗人与友人共同探索人生的奥秘,面对生活的挑战,携手前行。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