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人一宇宙,十顷降魔镜。
彼美撰清明,令我赏兹胜。
荷芰相因依,投壶入鱼艇。
龙蛇上峥嵘,两浒静相映。
木末隐兰若,风中度钟磬。
夏虫语交加,此中有真静。
对此亦何言,妙处心已领。
聊复归去来,日入西峰暝。
可人一宇宙,十顷降魔镜。
彼美撰清明,令我赏兹胜。
荷芰相因依,投壶入鱼艇。
龙蛇上峥嵘,两浒静相映。
木末隐兰若,风中度钟磬。
夏虫语交加,此中有真静。
对此亦何言,妙处心已领。
聊复归去来,日入西峰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东湖泛舟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光山色之美。首句“可人一宇宙,十顷降魔镜”以夸张的手法,将广阔的湖面比作降魔的镜子,既突出了湖面的广阔无垠,又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神秘感。接下来的“彼美撰清明,令我赏兹胜”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叹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湖面的清澈透明。
“荷芰相因依,投壶入鱼艇”描绘了湖面上荷花与菱角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象,以及人们在湖中划船的活动,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乐趣。“龙蛇上峥嵘,两浒静相映”则通过比喻,将湖岸比作蜿蜒曲折的龙蛇,与湖水的平静形成对比,展现出湖岸线的动态美与静态美的和谐统一。
“木末隐兰若,风中度钟磬”描绘了远处寺庙的景象,在微风中传来悠扬的钟声和磬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夏虫语交加,此中有真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即使是在夏日,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真实。
最后,“对此亦何言,妙处心已领”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感慨,认为无需多言,心灵已经领会到了其中的美妙之处。“聊复归去来,日入西峰暝”则以淡淡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夕阳西下,天色渐暗的场景,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湖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平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雷出应乾象,风行顺国人。
川途犹在晋,车马渐归秦。
背陕关山险,横汾鼓吹频。
草依阳谷变,花待北岩春。
闻有鹓鸾客,清词雅调新。
求音思欲报,心迹竟难陈。
心依真智,理逐心行。理智无碍,心亦无生。
迷即有我,悟即无情。通达大智,诸法不成。
五神无主,六国安宁。七死弗受,八镜圆明。
随宜善化,总合佛经。过即已过,更莫再寻。
现在不住,念念勿侵。未来未至,亦莫预斟。
既无三世,心同佛心。依空默用,即是行深。
无有少法,触目平任。无戒可持,无垢可净。
洞达虚心,法无寿命。若能如是,圆通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