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足蓬窗江月明,濡须浦口片帆轻。
菰蒲两岸长春水,杨柳一村啼晓莺。
休指山川问今古,且欣时节正蚕耕。
白鸥容与沧波去,应识幽人万里情。
睡足蓬窗江月明,濡须浦口片帆轻。
菰蒲两岸长春水,杨柳一村啼晓莺。
休指山川问今古,且欣时节正蚕耕。
白鸥容与沧波去,应识幽人万里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早晨景象。"睡足蓬窗江月明",表现了诗人在清晨醒来,看到窗外月色依旧,环境安静宜人。"濡须浦口片帆轻",则写出了江边帆船随风漂动的情景,给人以淡定和自由的感觉。
"菰蒲两岸长春水,杨柳一村啼晓莺"中,"菰蒲"指的是水生植物,它们在两岸成群,伴随着流水显得生机勃勃。"长春水"象征着四季常青,"杨柳一村"描绘了树木繁茂的景致,而"啼晓莺"则是早晨鸟鸣的声音,营造出一个生动和谐的自然界。
"休指山川问今古,且欣时节正蚕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的淡然态度,不必过于追究过去与未来,只需享受眼前的美好时光。"蚕耕"是蚕虫的形象,比喻着春天农事的繁忙,也暗示着生机和希望。
最后,"白鸥容与沧波去,应识幽人万里情"中,"白鸥"指的是白色的水鸟,它们在江面上自由飞翔,与波浪相伴。"幽人"通常指隐居的文人或有才华但不愿意出世的人,"万里情"则是深远而复杂的情感,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远方朋友、同道中人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一个宁静、自由而又充满希望的乡村生活图景。
人持左符去,马逆北风行。
古路草初白,大河冰未成。
暖科桑柘美,寒织杼梭鸣。
风俗已如此,憩棠无讼争。
万里使穷域,山川入马蹄。
驼鸣沙水冻,雕击雪云低。
食饮羊兼酪,供迎虏杂奚。
礼成回近日,喜听早期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