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有青草,湖东有白石。
水与草有情,与石乃相激。
草边水微波,石也奈水何。
有石水不滥,不愿青草多。
湖西有青草,湖东有白石。
水与草有情,与石乃相激。
草边水微波,石也奈水何。
有石水不滥,不愿青草多。
这首诗描绘了湖边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草、石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邵宝以“湖西有青草,湖东有白石”开篇,简洁地勾勒出湖畔的景色,青草与白石形成鲜明对比,为后续的描述奠定了基础。
接着,“水与草有情,与石乃相激”,诗人赋予了自然元素以情感,水似乎对青草有着特别的情感,而与白石则产生了碰撞,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景物更加生动有趣。水在草边微波荡漾,与石相遇时激起涟漪,展现出自然界中动态与静态的和谐共存。
“草边水微波,石也奈水何”,进一步描绘了水与草、石之间互动的画面,水在草边轻轻波动,而石头面对水的冲击似乎也无可奈何,这种描述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一瞬间的宁静与动态之美。
最后,“有石水不滥,不愿青草多”,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秩序的尊重和对和谐共生的向往。石头的存在限制了水的泛滥,同时也保护了青草的生长,这种平衡体现了自然界中的生态智慧,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湖边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情。
月满星移水照天,南飞乌鹊影翩翩。
虽然上属牵牛分,不为秋河织女填。
马困炎天蛮岭路,棹冲秋雾瘴江流。
辛勤为国亲求病,百越中无不治州。
节物争妍,江山改观,已闻春到萧滩。
瑞烟和气,葱茜接螺川。
元是使君诞日,半千运、来踵三贤。
争相竞,谁知胜地,拜相有前山。芳筵。
开富寿,罗绮间,簪组骈阗。正雪梅迎腊,霜月将圆。
看取霜髯秀颊,人人道、平世神仙。
调元手,阴功在继,八百定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