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远何须问,劳生听若何。
犁锄三亩足,栖息一枝多。
白雪宁堪冒,清时只浪过。
好寻明月影,醉舞自婆娑。
天远何须问,劳生听若何。
犁锄三亩足,栖息一枝多。
白雪宁堪冒,清时只浪过。
好寻明月影,醉舞自婆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开篇“天远何须问,劳生听若何”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地之远和生命之短的豁然境界,不再为尘世琐事所累。
接着,“犁锄三亩足,栖息一枝多”写出了诗人自给自足、简单生活的情趣。三亩田地足以维持生计,一枝可依即是安身之处,体现了对物质欲望的淡薄。
“白雪宁堪冒,清时只浪过”可能是在形容某种纯净无瑕的境界,或许是指酒的清冽如同白雪,品味之间即可感受到超凡脱俗之乐。
最后,“好寻明月影,醉舞自婆娑”则展现了诗人在明月下追寻自然之美,不禁举杯邀明月共饮,甚至于酒醉之后仍然随意起舞,尽情享受着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平淡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何年突兀见此屋,结构凭高瞰河曲。
春风吹客出京城,身世渺然犹粒粟。
平生壮怀独登楼,况有轩槛当城头。
东郊日上宿雨散,北郭天净阴霾收。
师来一笑忘坐起,我本与师同浙水。
途穷试觅浮海桴,才短犹惭续貂尾。
问师今派浚古源,清激冰壶涵表里。
银汉耿耿上通津,溟渤滔滔下无底。
嗟我莫如方外人,苦被簪绂萦凡身。
漫采秋兰泊湘渚,还寻渔父渡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