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空濛里,风寒古木号。
云遮残岭断,石激怒泉高。
到此心如寄,直教影亦韬。
间居何所事,终日读《离骚》。
山色空濛里,风寒古木号。
云遮残岭断,石激怒泉高。
到此心如寄,直教影亦韬。
间居何所事,终日读《离骚》。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深与静谧,以及诗人的心境。首句"山色空濛里"展现了山间的迷茫雾气,给人以朦胧而深远的感觉。"风寒古木号"则通过描绘风声穿过古老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冷寂和孤独的氛围。
"云遮残岭断,石激怒泉高"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险峻和水声的激荡,云雾缭绕的山岭被分割,石头激起的泉水显得格外高亢,强化了山居的偏远与自然的力量。
诗人在此情境中表达出超脱尘世、心灵寄托的情感,"到此心如寄",仿佛他的心灵找到了归宿。"直教影亦韬"一句,以影子的消失隐喻心境的沉浸,形象生动。
最后两句"间居何所事,终日读《离骚》"揭示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单调,但并不乏味,他选择沉浸在屈原的《离骚》之中,寻求精神上的共鸣和慰藉。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