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秋花总化工,碎金偏喜镂寒丛。
筼筜弄影清溪绕,却胜漂香万点红。
春草秋花总化工,碎金偏喜镂寒丛。
筼筜弄影清溪绕,却胜漂香万点红。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力。首句“春草秋花总化工”,巧妙地将春草和秋花比作大自然的巧手,赋予它们以生命和创造力,展现出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季节更替的美妙。接着,“碎金偏喜镂寒丛”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秋花比作闪耀的碎金,镶嵌在寒冷的丛中,不仅突出了花朵的色彩与光泽,也暗示了它们在严冬中的坚韧与美丽。
“筼筜弄影清溪绕”,进一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筼筜(一种竹子)在清澈溪水边摇曳生姿,光影交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诗意。这一句通过竹影与溪水的互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最后一句“却胜漂香万点红”,对比鲜明,将之前所描绘的清新脱俗的竹影与溪水之景与传统的“万点红”(众多红色花朵)进行对比,强调了前文所展现的景色的独特魅力和高雅气质。这里的“却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清新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推崇,认为这种自然之美远超于那些过于热烈或俗艳的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向往。
大江来章贡,小江出香城。
快哉一阁上,揖此二水清。
江落波澜静,江涨波澜惊。
四时五变化,两目常兼并。
登临苟得要,坐使万象呈。
吾闻邹国轲,耻作么么生。
平生浩然气,直与天地盈。
观水必观澜,寓言见真情。
雨集沟浍间,肯把青眼横。
长卿轲之徒,胸中气峥嵘。
学障百川东,词如三峡倾。
此道素自得,此景宜天成。
我本烟波徒,临流尝濯缨。
他年理渔艇,往寻鸥鹭盟。
倘绘新居图,载我一叶轻。
俗吏才拘拘,书生志落落。
均之窘几案,底处著丘壑。
中山李长官,整暇非政学。
庭虚吏早散,园古句频琢。
问之何能尔,行道轻去就。
谁如班孟坚,龌龊事元舅。
纷纷名利场,风俗日益蛊。
腰围黄金带,巧宦不难取。
惟有佳儿孙,未易以力致。
君看房杜辈,勋业照文字。
徐绩尚笑之,垂诫甚切至。
何如遗清白,世有贤者类。
诗书闻过庭,杖屦奉安步。
邑人争指似,玉立称祖父。
岂惟慰眼前,门户赖不仆。
翁乎复何忧,弦歌乐朝暮。
君不见蜀都之城百里长,无数芙蓉遮女墙。
遂令邦人记旧俗,往往空巷争新妆。
又不见云梦泽中吞美恶,相如所夸殊落落。
独将巴且并兰芷,楚客至今犹忆昨。
两邦不为天下溪,顾乃著意浊水泥。
眼看红绿意先眩,玩物固应为物迷。
岂知弱质甚蒲柳,成毁须臾翻覆手。
春风秋露略纷敷,皓雪青霜已摧朽。
主人学道穷三馀,俯视官舍真蘧庐。
从渠草木荣与枯,只有此心常自如。
水边比色宁见素,隍中覆鹿初何据。
似耶非耶谁与论,彼梦我梦随所住。
大篇字字皆披沙,清晨走送惊邻家。
钝根也复发深省,世间何物非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