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忘忧堂》
《忘忧堂》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磴道循城近,垣墙占地幽。

轩窗谁指画,砚席我优游。

不许簿书到,恐为图史羞。

此心元自适,何处欲忘忧。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àngyōutáng
sòng / wéntóng

dèngdàoxúnchéngjìnyuánqiángzhànyōu

xuānchuāngshuízhǐhuàyànyōuyóu

簿shūdàokǒngwèishǐxiū

xīnyuánshìchùwàngyōu

翻译
石阶沿着城墙接近,城墙下的空间显得幽深。
窗户和画作不知出自谁手,我在书房中自在闲游。
不允许公文打扰,怕它玷污了图书的清静。
我的心本就安逸,哪里还需要去忘记忧虑。
注释
磴道:石阶。
循:沿着。
城:城墙。
近:接近。
垣墙:城墙。
占地:占据空间。
幽:幽深。
轩窗:窗户。
谁:未知的某人。
指画:绘画装饰。
我:自己。
优游:悠闲自在。
簿书:公文。
到:到达。
恐:恐怕。
图史:图书史籍。
羞:羞辱。
此心:我的内心。
元自适:本来就很舒适。
何处:哪里。
欲忘忧:想要忘记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开篇两句“磴道循城近,垣墙占地幽”描写了一个靠近城市却又隐秘的环境,给人一种既能感受到外界的繁华,又能保持一定距离和宁静的心境。

第三、四句“轩窗谁指画,砚席我优游”中的“轩窗”通常指的是书房里的窗户,而“谁指画”则有可能是诗人在自嘲,没有人来打扰他,或者是在思考生活中的某些事情。紧接着的“我优游”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感到心旷神怡,无拘无束。

五、六句“不许簿书到,恐为图史羞”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外界事务的排斥,他不愿意被世俗的纷争所扰,这也体现了他对内心世界的珍视和保护。

最后两句“此心元自适,何处欲忘忧”表达了诗人的一个核心思想——通过这种隐逸的生活方式来达到心灵的自在与平静。他不需要特定的地点来忘却忧愁,因为他的内心本就是一种超脱和释然的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们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平衡的心理。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送刘安峰方伯考满之京二首·其一

故人分辖薇垣省,能播香风十郡闻。

我病山中无一事,朝朝犹解扫閒云。

(0)

贰尹杨亦泉送行恋恋因念其旦旦勤事乎凤凰士民称之寓燕石作诗劳之

送我迢迢鹤子前,晴明二月中和天。

凤凰山下殷勤意,尽道吾增二尹贤。

(0)

登留后閤和道林韵

超身直上空中閤,乌用支离百八般。

多少世人平地语,相轮到了岂空言。

(0)

广衡诗

广衡二府地相连,朱明朱陵同一天。

两间今已通云破,天纵衰□取次眠。

(0)

次大学士方樵翁用濂溪韵开金牛洞之作三首·其一

喜为名山添好人,万重云水自由身。

世间梦尽都知幻,只有元初一念真。

(0)

偶书与武夷宫连道士庆泽

擢歌歌罢夜燃灯,烧竹煎茶待我清。

久欲黄冠归一曲,借眠今日得无情。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