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西下路,云草望中繁。
积石甃山郭,孤城抱水村。
江峰屋半赭,野火树同髡。
汤沐余残邑,难从耆旧论。
都梁西下路,云草望中繁。
积石甃山郭,孤城抱水村。
江峰屋半赭,野火树同髡。
汤沐余残邑,难从耆旧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盱眙道中的景象。首句"都梁西下路"点明了行程的方向,暗示夕阳西沉,旅程开始。"云草望中繁"则展现出一片苍茫的草原,云雾缭绕,草木茂盛,富有诗意。
"积石甃山郭"描绘了山城的风貌,石头堆积的城墙显得坚固而古老,显示出历史的痕迹。"孤城抱水村"进一步描绘了城市的地理位置,孤城环绕着村庄,水系环绕,呈现出宁静而偏远的乡村景象。
"江峰屋半赭"描绘了江边山峰与房屋的颜色,红褐色的屋顶与山峰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野火树同髡"则通过比喻,形容野外的树木仿佛被剃光了头发,形象地描绘出秋日落叶的景象。
最后两句"汤沐余残邑,难从耆旧论"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残破古城的感慨,感叹昔日繁华已逝,难以再与当地年长者谈论往昔的辉煌。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
有客千岩万壑中,绿毛丹脸紫方瞳。
不知今夜西楼月,几处飞仙下碧空。
蓬山隔风雨,芸观司阳秋。
厌作承明直,出为漳浦游。
问俗便桑梓,过家拜松楸。
锦堂事相俪,棠舍阴易留。
何来澜蠡间,何物辄负舟。
翻覆十年事,行止随坎流。
倘来岂不再,迟取终无尤。
太守执此往,邦人庶其瘳。
昔予援西铭,期子以前修。
愿觌弘济学,四海放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