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东望尽临洮,万里风烟戌垒高。
城窟未堙秦祚改,不知亭幛为谁劳。
辽阳东望尽临洮,万里风烟戌垒高。
城窟未堙秦祚改,不知亭幛为谁劳。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郑学醇所作,名为《史记三十六首(其二十二)蒙恬》,通过辽阳与临洮的遥望,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边塞景象。首句“辽阳东望尽临洮”,以辽阳和临洮两个地点的遥相对照,勾勒出边疆的辽阔与遥远,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的向往与感慨。接着,“万里风烟戌垒高”一句,不仅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更隐含着戍边将士的艰辛与英勇。
“城窟未堙秦祚改”,这一句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融入其中,暗指秦朝的兴衰,同时也暗示了边防的重要性与历史的深远影响。最后,“不知亭障为谁劳”则表达了对守边将士的敬仰与思考,他们辛勤劳作,保卫国土,却往往不被世人所知,体现了对无名英雄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借景抒情,既有对边塞风光的描绘,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守边将士的敬仰,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