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众生犯众戒,盗取僧祇三宝物。
临终遇劝念弥陀,一念顷间生彼国。
若有众生犯众戒,盗取僧祇三宝物。
临终遇劝念弥陀,一念顷间生彼国。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十六观经颂·下品中生》片段,主要阐述了佛教中的因果观念和净土宗的修行理念。诗中描述了一个场景:如果有人在生前违反了佛教戒律,偷窃寺庙中的财物(僧祇三宝物),但在面临死亡时,若有人劝导他念佛(弥陀,指阿弥陀佛),只要在这一念之间诚心向佛,就能在死后瞬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诗的主题围绕着戒律、罪过与忏悔以及佛法的救赎力量,体现了佛教教义中的修行与解脱之道。
吾欲上谒从蓬莱,遨游三山戏九垓。
阊阖詄荡开,斑璘宫阙楼台,流光倒景徘徊。
但见织女弄杼往来白榆,累累支机十二枚。
河流逶迤,但见丈夫牵牛饮其隈。
问尔凡吏所为,客谢主人乐哉。
教敕酌彼金罍,织女长跪进酒,牵牛陪。
桂树一何摧颓,嫦娥端坐颔其颐。
白兔抱杵,戛树虾蟆栽。
采取甘露一玉杯,服此露,寿以崔嵬。
服此甘露,颜色自好。
陛下长生不老,坐享万年有道。
君臣欢如鱼藻,陛下长与天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