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园林树已殷,使星入部照江关。
习池未少风流兴,拚与山公倒载还。
淮上园林树已殷,使星入部照江关。
习池未少风流兴,拚与山公倒载还。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晚上与陈使君、张进士在喻园饮酒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文人雅趣和友情氛围。
首句“淮上园林树已殷”,点明地点在淮水之畔的园林中,树木繁茂,秋意渐浓。这句以自然景色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环境,为后续的活动提供了背景。
“使星入部照江关”中的“使星”指的是使者或官员出行时所携带的星象标志,这里借指陈使君的到访。这一句通过“使星”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陈使君作为官员的身份,以及他到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仿佛他的到来照亮了江关,增添了这里的活力和重要性。
接下来,“习池未少风流兴”,提到习池,历史上著名的习池宴,此处暗喻陈使君的风流才情并未减退,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风雅和豪情。这句话既是对陈使君个人魅力的赞美,也暗示了聚会的气氛将会充满文采飞扬的趣味。
最后,“拚与山公倒载还”,引用了《世说新语》中关于山简的故事,山简喜欢饮酒,常常醉后归家,被称作“倒骑驴”。这里用“山公倒载还”来形容这次聚会将会有畅饮至醉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自由生活的向往。这句话不仅展现了聚会的欢乐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由洒脱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文人聚会的温馨画面,既有自然美景的渲染,又有对人物性格和情感的深刻刻画,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的独特风情和高雅情趣。
酒泛恩波,香凝瑞彩,笙歌鼎沸华堂。
簪缨济济,拜手祝君王。
好是重华盛世,康衢里、争颂陶唐。
古今少,圣明相继,交劝万年觞。
升平,无外事,穷天极地,俱沐恩光。
更宫花齐戴,锦绣成行。
愿捧蟠桃为寿,对瑶宴、一曲山香。
尧天近,葵倾心切,相约共梯航。
别恨频添鬓雪深,百年怀抱郁沈沈。
标名不挂金银榜,涉世空坚铁石心。
俗物何劳供一醉,残僧正欲伴孤吟。
朱弦三弄虚檐寂,唯有清风是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