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海内几西东,此夕尘襟一笑空。
已放银花开火树,更邀明月共清风。
江湖地忆他年远,松柏心知早岁同。
看取白头黄太史,夜灯方下读书功。
浮云海内几西东,此夕尘襟一笑空。
已放银花开火树,更邀明月共清风。
江湖地忆他年远,松柏心知早岁同。
看取白头黄太史,夜灯方下读书功。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元夕壶阴石潭会西轩用前韵》描绘了元宵佳节时分,作者在石潭西轩聚会的场景。首句“浮云海内几西东”以浮云飘移比喻世事无常,人世间的聚散不定;“此夕尘襟一笑空”则表达了此刻聚会的欢愉,尽管人生如梦,但欢笑犹在。接下来,“已放银花开火树”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灯火辉煌如同银花盛开,而“更邀明月共清风”则增添了诗意,与友人共赏月色清风,意境悠然。
“江湖地忆他年远”勾起了对往昔江湖生活的回忆,而“松柏心知早岁同”则寄托了早年的友情和共同经历,象征着坚韧不渝的情谊。最后两句“看取白头黄太史,夜灯方下读书功”,以黄太史为榜样,赞美了即使年华老去,仍能保持勤奋好学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尊重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有节日的欢乐,又有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大雅废已久,人伦失其常。
天若不生君,谁复为文纲。
迷者得道路,溺者遇舟航。
国风人已变,山泽增辉光。
星辰有其位,岂合离帝傍。
贤人既遐征,凤鸟安来翔。
少小慕高名,所念隔山冈。
集卷新纸封,每读常焚香。
古来难自达,取鉴在贤良。
未为知音故,徒恨名不彰。
谅无金石坚,性命岂能长。
常恐一世中,不上君子堂。
伟哉清河子,少年志坚强。
箧中有素文,千里求发扬。
自顾音韵乖,无因合宫商。
幸君达精诚,为我求回章。
织夫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徵早。
早徵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