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宾既无禄,长吉亦早亡。
古人泪未尽,今子重夭伤。
憎能岂天心,念此谁纪纲。
綵㡛饰文木,袭君锦绣肠。
下入三泉底,千秋长閟藏。
惟应箕尾际,永夜腾光芒。
元宾既无禄,长吉亦早亡。
古人泪未尽,今子重夭伤。
憎能岂天心,念此谁纪纲。
綵㡛饰文木,袭君锦绣肠。
下入三泉底,千秋长閟藏。
惟应箕尾际,永夜腾光芒。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挽诗表达了对李徵伯的深深哀悼。诗中首先感慨李徵伯与元宾一样,生前命运多舛,英年早逝,流露出对逝者不幸的沉痛之情。接着,诗人质疑上天为何如此无情,让这样有才华的人过早离世,暗示了对世间不公的悲愤。
诗人以“綵㡛饰文木”比喻李徵伯的才情横溢,锦绣文章,如同精美的装饰品,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和长久流传。他设想李徵伯的灵魂将永远沉睡在幽深的地下,只有在星辰运行至箕尾(二十八宿之一)的时刻,或许能短暂地散发出光芒,象征着他的精神将在特定的时刻照亮人间。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江梅吐奇芬,贞清岁寒色。
画师为写真,识此心相得。
凤尾拂寒玉,龙鳞绽仙葩。
不有处士节,讵入山人家。
江水不改色,梅花发隆冬。
若识画师意,见此长年容。
知心不在色,览德岂在香。
持之赠故人,故心如许长。
天地开王国,山河拱帝州。
双龙青汉阙,九凤碧云楼。
甲第俱连戚,高门总列侯。
雕舆回玉轴,宝马鞚绒䋺。
城树交驰道,宫花隐御沟。
旗旄严扈从,笳鼓竞周游。
长乐春风起,昆明宿雨收。
晓钟闻阆苑,仙仗绕瀛洲。
公子辞金屋,王孙上綵舟。
哀弦随妙舞,急吹杂清讴。
锦殿祥烟积,朱城佳气浮。
仰瞻凌斗极,俯瞰迥林丘。
万古英雄地,繁华自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