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吴山气忽青,柳边初系越江舲。
因过海若无秋水,不谓风尘有岁星。
强起精神催振动,欲眠谈理破沈冥。
十年朋旧知多少,论向人才指自停。
高枕吴山气忽青,柳边初系越江舲。
因过海若无秋水,不谓风尘有岁星。
强起精神催振动,欲眠谈理破沈冥。
十年朋旧知多少,论向人才指自停。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在病中所作,题为《病中于鳞过访海上》。诗中描绘了诗人卧病在床,偶得好友来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高枕吴山气忽青,柳边初系越江舲”,以“高枕”开篇,暗示诗人病中静卧,吴山之气忽然变得清新,柳岸边新系的船只象征着友人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期待的氛围。
颔联“因过海若无秋水,不谓风尘有岁星”,运用典故,海若代表大海,秋水比喻友情深厚,岁星则象征时间的流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同时也感叹岁月的无情。
颈联“强起精神催振动,欲眠谈理破沈冥”,写出了诗人虽病体未愈,但仍努力振作,与来访的朋友交谈,试图驱散内心的沉闷,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尾联“十年朋旧知多少,论向人才指自停”,诗人感慨十年间相识的老朋友不知有多少,言谈间自然流露出对友情的怀念和对人才的推崇,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以及对当下人才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病中偶遇好友的场景,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才的尊重,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吴门吉彬老,寿年可及百。
骨目清且癯,施为有标格。
行步快如风,谈笑气不乏。
穷之无他术,一味好佛法。
每亲善知识,言下究生杀。
家有二侄女,贞姿迥超拔。
自幼不茹荤,晨昏常燕默。
从容定中起,痛念十使结。
显尘劫大愿,运针发五色。
幻普贤妙身,应现四菩萨。
等十方虚空,皎若揭日月。
大哉白象王,群狐悉弥灭。
当知妙殊胜,岂在别处设。
若从自己求,犹如病作热。
如是名正观,不尔是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