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宗皇帝挽词·其十》
《高宗皇帝挽词·其十》全文
宋 / 洪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仙仗葳蕤去,行行浙水东。

稽山元禹穴,吴岫见尧宫。

帐殿凄寒露,笳城起暝风。

霓旌不可望,应在彩毫中。

(0)
鉴赏

这首挽词描绘了高宗皇帝离世后,其仪仗队离开时的肃穆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行进中的队伍沿着浙水向东而去的情景。山川仿佛见证了历史的更迭,稽山与禹穴、吴岫与尧宫的并提,寓意深远,暗示着帝王的功业与历史的传承。

“仙仗葳蕤去”,开篇即以“仙仗”形容皇帝的仪仗,既显尊贵,又带有一丝超凡脱俗之感,预示着皇帝的离去如同仙人般神秘而庄严。“行行浙水东”,描述了仪仗队沿浙水向东行进的场景,浙水在此成为连接现实与历史的纽带,象征着皇帝的治国理念与业绩将随时间流淌,影响后世。

“稽山元禹穴,吴岫见尧宫”,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禹与尧的典故,暗喻皇帝的英明与德政,如同古代圣君一样,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福祉。稽山与禹穴、吴岫与尧宫的并置,不仅增加了诗句的历史厚重感,也表达了对皇帝功德的敬仰与怀念。

“帐殿凄寒露,笳城起暝风”,这两句描绘了皇帝离世后的凄凉景象。帐殿被寒露覆盖,笳城在暮色中响起悲凉的风声,营造出一种哀伤而又庄重的氛围,表达了人们对皇帝逝世的深切哀悼之情。

“霓旌不可望,应在彩毫中”,最后两句以“霓旌”象征皇帝的荣光与辉煌,虽然现在无法再见到皇帝的仪仗,但他的精神与功绩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如同“彩毫”中所记载的历史一样,永不磨灭。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皇帝离世后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巧妙融合,表达了对皇帝的崇高敬意与深切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传承与国家未来的深思。

作者介绍

洪刍
朝代:宋

宋洪州南昌人,字驹父。洪朋弟。哲宗绍圣元年进士。放意江湖,不求闻达。徽宗崇宁中坐元符上书邪等,降官监汀州酒税,入党籍。钦宗靖康中为谏议大夫。汴京失守,坐为金人括财,流沙门岛卒。有《老圃集》、《香谱》。
猜你喜欢

初夏闲居八首·其四

城上朱旗夏令初,溪头绿水蘸菰蒲。

花贪结子无遗萼,燕接飞虫正哺雏。

箫鼓赛蚕人尽醉,陂塘移稻客相呼。

长安青盖金羁马,也有农家此乐无。

(0)

自嘲二首·其二

身卧孤村日,年当大耋时。

贫忧偿酒券,懒悔许僧碑。

输税质耕犊,饭医烹伏雌。

劳生不须叹,随事且支持。

(0)

戏咏闲适三首·其三

涉世心知百不能,闭门懒出病相仍。

箪瓢味美如烹鼎,邻曲人淳近结绳。

半颗鸦残墙外杏,一枝鹊袅涧边藤。

萧然扫尽弹冠兴,敢为诗情望武陵。

(0)

岁未尽前数日偶题长句五首·其四

风号四野云如墨,徂岁消磨不满旬。

瑞雪便应平地尺,野梅又报一年春。

长河断渡冰将合,古寺题诗手为皴。

僵卧闭门行路绝,安知今代独无人。

(0)

曹山

白云深处到林丘,曹洞根深地更幽。

圣隐岩前山杳杳,回龙亭下水悠悠。

凉侵客枕秋风活,光抱禅关桂影秋。

尘足未堪康乐屐,得閒聊伴省郎游。

(0)

懒起吟

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

拥衾侧卧未忺起,帘外落花撩乱飞。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