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起剥啄,檐鹊亦群喧。
草色上盘馔,桐阴清酒尊。
君行不易迹,我醉已忘言。
尚有归途月,依依恋筚门。
春眠起剥啄,檐鹊亦群喧。
草色上盘馔,桐阴清酒尊。
君行不易迹,我醉已忘言。
尚有归途月,依依恋筚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顾山甫在道院相聚饮酒的情景,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感慨。
首联“春眠起剥啄,檐鹊亦群喧”,开篇即以春日清晨的景象入笔,春眠初醒,屋檐上的喜鹊群起喧闹,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清新愉悦的氛围。
颔联“草色上盘馔,桐阴清酒尊”,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雅致与和谐。绿草映照着餐桌,桐树的阴影洒在酒樽之上,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示了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颈联“君行不易迹,我醉已忘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真挚情感。虽然友人即将离去,但诗人因醉酒而忘却言语,仅以行动表达不舍之情,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内心的感动。
尾联“尚有归途月,依依恋筚门”,则将思绪拉回现实,描绘了友人离去后,诗人独自面对月光下的道院,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留恋。月光下的道院,仿佛成了友人离去的象征,引发了诗人对离别与相聚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的美好时光,以及对友情、自然和生活的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武夷山前啸一声,云愁雾惨野猿惊。
闲披破衲藏风月,醉把葫芦禁鬼神。
杖弄银蟾搅天地,夜烹金鼎煮星辰。
睡酣不觉机关路,身是红光火一轮。
平沙断岸几千尺,树色烟光渺无极。
一叶扁舟归去来,渔翁放棹倚芦荻。
八九山家云水村,白蘋红蓼数渔船。
沙寒石瘦木叶落,一钩淡月照黄昏。
小桥跨水碧溪浅,苍壁丹崖半苔藓。
樵子归担竹两竿,落霞孤鹜天边远。
千山万山风色清,四柱茅亭立晚汀。
花红草绿山水静,独步亭前秋月明。
山前一阵梧桐雨,落花惊断山禽语。
谁家楼阁隐青林,老僧归寺立溪浒。
一溪流水绕云根,草舍茅庵常闭门。
客来倚棹一回顾,直疑此是真桃源。
洞门紫翠交相映,林幄山屏更清胜。
何人作此无声诗,展开如入溪山镜。
魃燄爇天草木烦,请檄上清火铃君。
为我挽断黄河源,并与拽翻苍海根。
我亦弗信神龙顽,我亦弗疑神雷蛮。
速须?雨如倾盆,鹤林真人事奏函。
白昼香篆升天门,东井箕星访白羊。
丰隆急速追玄溟,宇宙肸蚃一弹指。
郊外万丝悬如绳,人疑袖手倦作霖。
岂知此心冥太清,夙世已是神霄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