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雁亭》
《归雁亭》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坡仙曾此缕归程,归雁因而扁此亭。

草劲风刚苕水绿,水枯雪老弁山青。

霜翎去去宾沙漠,云足翩翩影洞庭。

渠亦偶来还自去,弋人何用慕冥冥。

(0)
翻译
苏东坡曾在这里走过归途,归雁因此在此建起亭台。
草木坚韧,风力强劲,苕水碧绿,即使雪落山头,弁山依然青翠。
大雁披着霜羽飞向远方的沙漠,云彩轻盈地在洞庭湖上飘荡。
它们偶尔来访,又自行离去,猎人们何必羡慕它们的自由呢。
注释
坡仙:指苏东坡,因其诗才出众,人称坡仙。
缕归程:孤独的归途。
归雁:南飞的大雁。
扁:建造。
亭:亭子。
劲:坚韧。
刚:强劲。
苕水:地名,可能指湖北的苕溪。
雪老:积雪覆盖。
弁山:地名,可能位于浙江。
霜翎:带有霜色的鸟羽,此处指大雁。
宾沙漠:飞往沙漠。
云足:云彩的翅膀。
洞庭:湖名,位于湖南。
渠:它(指大雁)。
弋人:猎人。
慕冥冥:羡慕它们的隐秘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归雁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远去之物的留恋。首句“坡仙曾此缕归程”设定了场景,坡仙可能是指古代某位隐逸之士,这里用来烘托出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归雁因而扁此亭”,则点明了诗题“归雁亭”的由来,是因为有雁回归而得名。

中间两句分别描绘了春夏与秋冬两个季节的景色。春天草木蓬勃,风起水波荡漾;秋后则是草枯水尽,雪地山青。这些自然景象不仅仅是外在的写实,更有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接下来的两句“霜翎去去宾沙漠,云足翩翩影洞庭”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遨游自然的意境。霜翎指的是鸟类,也许是诗人内心所向往的自由状态;而“云足翩翩影洞庭”则给人一种飘逸出尘的感觉,洞庭湖在这里成为了诗人灵魂深处的一片净土。

末两句“渠亦偶来还自去,弋人何用慕冥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现实无常的感慨。渠水的流动不息,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而“弋人”则是一种生活在自然界的人,他们似乎与自然和谐共处,而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对逝去事物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属、自由以及时光流转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徐应祺惠文编

渴雨空斋昼不眠,疏帘竹簟意翛然。

借君妙语清袢暑,起我衰悰似壮年。

得意每看雄霓句,逢时会奏白云篇。

汉庭久重春秋学,凌厉烟霄更著鞭。

(0)

送王德和赴调改秩

樽酒盘蔬语夜阑,三年犹得几追欢。

海棠半折春方好,杨柳都青社正寒。

筹画定应瞻武帐,文华端合侍金銮。

割鸡底用磨天刃,迟日湖山满意看。

(0)

次韵韩子师雪中二首·其一

九门叠璧耀朝暾,不比千灯作上元。

天与蕊珠开汉殿,人将冰玉奉尧樽。

寒威已觉边声静,春意都随诏语温。

夜入蔡州飞将在,肯容敌骑妄称尊。

(0)

春雪得小诗五首且约客登赏心亭·其一

东窗坐爱枝间雪,大似酴醾压架花。

天气更晴宜有月,夜深来看玉交加。

(0)

次韵子云春日杂兴五首·其三

瓦盆倾酒未全贫,岁岁田家肯负春。

不恨酒醒花落去,花开酒尽最愁人。

(0)

圣政更新诏书正告讦之罪因得小诗十首·其五

金貂七叶谁能必,石椁三年计自愚。

得鹿覆蕉真一梦,求鱼缘木信狂图。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