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湖干爽气横,更逢初曙景逾清。
烟收远树山徐出,月落寒涛水正平。
渔唱忽随霜露起,扁舟共载几人行。
平吴事业今谁在,一领蓑衣万古情。
秋日湖干爽气横,更逢初曙景逾清。
烟收远树山徐出,月落寒涛水正平。
渔唱忽随霜露起,扁舟共载几人行。
平吴事业今谁在,一领蓑衣万古情。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蠡湖的宁静与美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日湖畔的生动画面。首句“秋日湖干爽气横”,点明了季节与环境特点,爽朗的秋风与干燥的湖面相映成趣。接着,“更逢初曙景逾清”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清新与明亮。
“烟收远树山徐出,月落寒涛水正平”两句,通过“烟收”、“月落”等自然景象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推移和湖面的平静。远处的树木渐渐显现,山峦缓缓显露,而湖面上的波涛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
“渔唱忽随霜露起,扁舟共载几人行”则将画面转向了湖中,渔夫的歌声随着霜露的升起回荡在湖面上,扁舟上载着几位行人,这一场景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文的关怀。
最后,“平吴事业今谁在,一领蓑衣万古情”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自然情感的感慨。平吴事业,可能暗指古代吴国的历史事件,这里借以表达对过往辉煌与英雄人物的怀念。而“一领蓑衣万古情”则直接抒发了对自然生活、朴素情感的永恒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湖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生和自然情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石城嵯峨如铁壁,睥睨云霄高百尺。
石头千古枕江流,六代繁华有遗迹。
昔人城此今已矣,尚有功名在人耳。
古堞残鸦噪夕晖,空壕宿鹭迷寒雨。
孙君才调不可羁,蚤年问学为名师。
怀贤每赏袁公节,励志常期士行为。
君今北上朝天阙,五月江城促行色。
城上薰风吹客衣,城边折柳伤离别。
朝来微雨浥轻尘,江水流波草色新。
行看高步云衢上,当使功名胜古人。
昔在唐虞世,俗善民相亲。
八家实同井,耕收力惟均。
是时村田间,民质如游麇。
击壤有馀乐,含哺无嚬呻。
孰知世日降,三代变狂秦。
经界不复正,强暴相并吞。
干戈事行役,饥寒多苦辛。
遂令百代下,风俗难回淳。
政苛若猛虎,郡邑成墟榛。
操瓢转沟壑,哀痛声忍闻。
何人貌此图,彷佛康衢民。
惟应文景际,海内咸富殷。
陈陈太仓粟,红腐每相因。
后来贞观治,用意亦良勤。
斗米仅三钱,路无拾遗贫。
悠悠千百载,两见造化仁。
奈何治日少,掊克殊纷纭。
青苗任新法,花石贡阴滨。
吾民当此时,何异鱼在纶。
大明富九有,万姓逢昌辰。
况兹边徼任,乃属心腹臣。
抚摩犹赤子,恩爱同阳春。
四郊尽乐土,远近无烟尘。
年年二月候,村村花柳新。
居民作春社,鸡酒聚比邻。
吹竽复考鼓,起舞仍蹲蹲。
欢呼奔老稚,来往杂蹄轮。
信知仁政下,巨壑无枯鳞。
古云一日泽,此意犹能存。
我歌村田诗,再见豳风陈。
《村田乐图为内相素轩钱公题》【明·童轩】昔在唐虞世,俗善民相亲。八家实同井,耕收力惟均。是时村田间,民质如游麇。击壤有馀乐,含哺无嚬呻。孰知世日降,三代变狂秦。经界不复正,强暴相并吞。干戈事行役,饥寒多苦辛。遂令百代下,风俗难回淳。政苛若猛虎,郡邑成墟榛。操瓢转沟壑,哀痛声忍闻。何人貌此图,彷佛康衢民。惟应文景际,海内咸富殷。陈陈太仓粟,红腐每相因。后来贞观治,用意亦良勤。斗米仅三钱,路无拾遗贫。悠悠千百载,两见造化仁。奈何治日少,掊克殊纷纭。青苗任新法,花石贡阴滨。吾民当此时,何异鱼在纶。大明富九有,万姓逢昌辰。况兹边徼任,乃属心腹臣。抚摩犹赤子,恩爱同阳春。四郊尽乐土,远近无烟尘。年年二月候,村村花柳新。居民作春社,鸡酒聚比邻。吹竽复考鼓,起舞仍蹲蹲。欢呼奔老稚,来往杂蹄轮。信知仁政下,巨壑无枯鳞。古云一日泽,此意犹能存。我歌村田诗,再见豳风陈。
https://shici.929r.com/shici/scusQdW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