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凛风霜镇玉关,文经武略自优闲。
蟠胸浩气吞云梦,盖世英名重泰山。
忧国屡形诗句里,折冲长在笑谈间。
四川父老攀依切,犹问牙樯几日还。
凛凛风霜镇玉关,文经武略自优闲。
蟠胸浩气吞云梦,盖世英名重泰山。
忧国屡形诗句里,折冲长在笑谈间。
四川父老攀依切,犹问牙樯几日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所作的《送郑宣抚三首(其二)》。诗中,诗人以凛冽的风霜象征边关的严峻形势,赞扬郑宣抚既有文韬武略,又能从容应对,展现出一种超凡的气度和才能。"蟠胸浩气吞云梦"形象地描绘了郑宣抚的豪情壮志,如同云梦江河般广阔无垠,"盖世英名重泰山"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声名显赫,如同泰山般稳固。
诗人称赞郑宣抚在忧虑国家的同时,也能寓忧于诗,以轻松的言谈化解冲突,显示出他的智慧与从容。最后,诗人表达了四川父老对郑宣抚的深深依赖和期待,他们关切地询问何时能再见他归来,流露出对英雄的敬仰和离别的不舍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郑宣抚的文武双全、深沉的忧国情怀以及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和送别时的深情厚谊。
雨欲来,风萧萧。披桂枝,拂陵苕。繁英陨,鲜叶飘。
扬烟埃,靡招摇。激房帷,发绮绡。中发肤,憯寂寥。
思美人,隔青霄。水渺茫,山岧峣。云中鸟,何翛翛。
欲寄书,天路遥。东逝川,不可邀。芳兰花,日夜凋。
掩瑶琴,闲玉箫。魂睘睘,心摇摇。望明月,歌且谣。
聊逍遥,永今宵。
长年何曾在乡国,心性由来好为客。
只将生事寄江湖,利市何愁远行役。
烧钱酾酒晓祈风,逐侣悠悠西复东。
浮家泛宅无牵挂,姓名不系官籍中。
嵯峨大舶夹双橹,大妇能歌小妇舞。
旗亭美酒日日沽,不识人间离别苦。
长江两岸娼楼多,千门万户恣经过。
人生何如贾客乐,除却风波奈若何。
营门昼开齐犬吠,蒯生相人先相背。
古来鸟尽良弓藏,近时刎颈陈与张。
功成四海身无地,归楚楚疑归汉忌。
极知犹豫成祸胎,时乎时乎不再来。
君王恩深辩士走,淮阴胸中血一斗。
妇人手执生杀机,赤族不待君王归。
君王归,神为恻,独不念秋毫皆信力。
舍人一嗾彭王殂,淮阴之辞真有无?
噫吁嚱,淮阴之辞真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