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淮阴叹》
《淮阴叹》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乐府曲辞

营门昼开齐犬吠,蒯生相人先相背。

古来鸟尽良弓藏,近时刎颈陈与张。

功成四海身无地,归楚楚疑归汉忌。

极知犹豫成祸胎,时乎时乎不再来。

君王恩深辩士走,淮阴胸中血一斗。

妇人手执生杀机,赤族不待君王归。

君王归,神为恻,独不念秋毫皆信力。

舍人一嗾彭王殂,淮阴之辞真有无?

噫吁嚱,淮阴之辞真有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iyīntàn
míng / dōngyáng

yíngménzhòukāiquǎnfèikuǎishēngxiāngrénxiānxiāngbèi

láiniǎojìnliánggōngcángjìnshíwěnjǐngchénzhāng

gōngchénghǎishēnguīchǔchǔguīhàn

zhīyóuchénghuòtāishíshízàilái

jūnwángēnshēnbiànshìzǒuhuáiyīnxiōngzhōngxuèdòu

rénshǒuzhíshēngshāchìdàijūnwángguī

jūnwángguīshénwèi

niànqiūháojiēxìnshèrénsǒupéngwáng

huáiyīnzhīzhēnyǒu
?

huáiyīnzhīzhēnyǒu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淮阴叹》以淮阴侯韩信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对功臣命运的感慨。首句“营门昼开齐犬吠,蒯生相人先相背”描绘了韩信被刘邦猜忌的紧张氛围,暗示了他的处境。接着,“古来鸟尽良弓藏,近时刎颈陈与张”引用典故,指出历史上功臣常遭陷害的命运。

“功成四海身无地,归楚楚疑归汉忌”揭示了韩信在功成名就后无处安身的困境,以及他在楚汉之间徘徊的矛盾。接下来,“极知犹豫成祸胎,时乎时乎不再来”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暗示韩信的犹豫导致了悲剧。

“君王恩深辩士走,淮阴胸中血一斗”描述韩信离开刘邦时的无奈和悲愤,而“妇人手执生杀机,赤族不待君王归”则预示着他的悲惨结局,暗示了吕后的狠辣。

最后,“君王归,神为恻,独不念秋毫皆信力”表达了对刘邦未能体恤韩信的遗憾,而“舍人一嗾彭王殂,淮阴之辞真有无?”则是对韩信是否真的有过背叛的疑问。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淮阴侯韩信悲剧性的人生历程,以及对历史功臣命运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挽张百熙联

奏书十上须眉变,剧怜水火方新,且莫说宪政前途,自有吾儒法度,便演做六典周公,谢皇恩诚恐惶,臣力已竭臣请死;

辟馆同升宾客豪,我落风尘最懒,久未悉京华近况,似闻元老弥留,还作个三呼宗泽,祝国是早决定,天运何如天不言。

(0)

对联

己心思既竭;望子弟能贤。

(0)

挽沈世良联

识面甫经年,遽惊奄忽黄垆,畴昔论文何太晚;

伤心真欲绝,何况飘零白社,平生知己本无多。

(0)

挽曾国荃联

并文正公翊运匡时,肃清大地山河,竹帛勋名传海内;

比武乡侯鞠躬尽瘁,恰值小阳节候,梅花哀曲动江南。

(0)

挽某君联

记当年共到三山,海上罡风,怅坠溷飘茵,草草浮名如昨梦;

叹此日又弱一个,天涯暮雨,痛怀仁感旧,萧萧短发不胜秋。

(0)

代孙子翼题母70寿联门联

今日是普天万寿节;阿母比寸草三春晖。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