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来寻古寺,雨后得余清。
漠漠人烟外,泠然一磬鸣。
禅床随处稳,秋草就阶平。
只恐深山去,云霞隔几层。
偶来寻古寺,雨后得余清。
漠漠人烟外,泠然一磬鸣。
禅床随处稳,秋草就阶平。
只恐深山去,云霞隔几层。
这首清代诗人任克溥的《游鹊山院赠蹇修上人》描绘了诗人雨后来访古寺的宁静体验。首句"偶来寻古寺"表达了诗人偶然造访之意,透露出对清幽之地的向往。"雨后得余清"则写出雨后的清新气息,为接下来的景致增添了诗意。
"漠漠人烟外"描绘了寺外的景象,"漠漠"二字形象地表现出人烟稀疏,环境幽静。"泠然一磬鸣"则是以一声悠扬的磬声打破寂静,增添了禅意,让人感受到寺庙的宁静与禅修氛围。
"禅床随处稳"写出了禅房的简朴和舒适,"秋草就阶平"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特色,以秋草的自然生长衬托出寺庙的宁静与岁月的沉淀。最后两句"只恐深山去,云霞隔几层"流露出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留恋,以及对尘世喧嚣的少许担忧,表达了对超脱尘俗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游历古寺时的心境,传达出对禅修生活的敬仰和对自然宁静的追求。
殿前松柏晦苍苍,杏绕仙坛水绕廊。
垂露额题精思院,博山炉袅降真香。
苔侵古碣迷陈事,云到中峰失上方。
便拟寻溪弄花去,洞天谁更待刘郎。
糕果盈前益自愁,那堪风雨滞刀州。
单床冷席他乡梦,紫榝黄花故国秋。
万里音书何寂寂,百年生计甚悠悠。
潜将满眼思家泪,洒寄长江东北流。
愚朴尚公平,此心邻道情。
有缘终自鄙,何计逐师行。
日者闻高躅,时人盖强名。
口无滋味入,身有羽仪生。
奏乞还乡远,诗曾对御成。
土毛珍到越,尘发倦离京。
符叱风雷恶,朝脩月露清。
观临天目顶,家住海潮声。
道引图看足,参同注解精。
休粮一拟问,窗草俟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