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老桂风霜足,细草幽花雨露沾。
天寒日下音书少,雁自高飞鱼自潜。
长松老桂风霜足,细草幽花雨露沾。
天寒日下音书少,雁自高飞鱼自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之景。首句“长松老桂风霜足”,以“长松”和“老桂”为意象,展现了历经岁月洗礼的坚韧生命力,而“风霜足”则暗示了环境的严酷,但并未削弱这些植物的生命力,反而赋予它们更坚韧的品质。次句“细草幽花雨露沾”,通过“细草”与“幽花”的细腻描绘,以及“雨露沾”的细节,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
接着,“天寒日下音书少”,诗人将视角转向时间与空间的变化,通过“天寒”与“日下”描绘出季节的变换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某种隔阂或疏远,即在寒冷的季节里,人们之间的交流似乎也减少了。最后,“雁自高飞鱼自潜”,以“雁”与“鱼”作为对比,前者高飞于天空,后者深潜于水底,各自遵循着自然的规律,自由自在地生活。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美,也隐含了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表达了对生命坚韧、自然和谐以及个体自由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思,反映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穷山岁晚满烟雨,欣逢支公会心侣。
斲诗已度曹刘前,谈玄复恃殽函固。
寒厅夜寂斗正横,衰怀径协沧洲趣。
新章顿挫兵出奇,遥随归雁下烟渚。
胸中书传要扶疏,笔端联翩将脱兔。
渊渊挝就渔阳掺,遽作回帆听鸣鼓。
明窗试玩老髯语,黄鹄看君响长阜。
山阴傲吏有僧珍,水镜湛然当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