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日斜光淡自舒,三湘秋色映船虚。
天开众岫晴依幔,浪袅孤云影在书。
得食空怜阳渚雁,藏身欲钓洞庭鱼。
回帆侧指朱陵近,绝壁长林拟坐予。
晚日斜光淡自舒,三湘秋色映船虚。
天开众岫晴依幔,浪袅孤云影在书。
得食空怜阳渚雁,藏身欲钓洞庭鱼。
回帆侧指朱陵近,绝壁长林拟坐予。
这首明代尹台的《舟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湖上景象。首句“晚日斜光淡自舒”,写傍晚时分,阳光柔和地洒在水面,显得格外宁静。"三湘秋色映船虚",进一步渲染了湘江秋水的清寂,船只仿佛漂浮在一片淡淡的秋色之中。
颔联“天开众岫晴依幔,浪袅孤云影在书”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晴朗的天空比作帷幔,山峦如屏风般展开,浪花轻拂,孤云的倒影在水中若隐若现,如同书页上的墨迹,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颈联“得食空怜阳渚雁,藏身欲钓洞庭鱼”通过大雁觅食和渔人垂钓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雁群觅食的画面让人感到生活的艰辛,而诗人想象自己能像渔人一样,在洞庭湖畔享受垂钓的乐趣,流露出闲适之情。
尾联“回帆侧指朱陵近,绝壁长林拟坐予”描绘了诗人驾船归来,船帆指向朱陵方向,靠近了那绝壁环绕的茂密树林,似乎在那里可以找到一个理想的栖息之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归隐之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湘江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生活哲思,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意境。
晚过力力溪,溪水清可掬。
皎月悬林端,修竹如新沐。
下马入番社,番众一何肃。
灯前试细认,尔雅殊被服。
咨访听语音,通晓更娴熟。
圣治开文明,光被及番族。
应知久渐摩,秀发此先卜。
拱手进番童,经书果能读。
忠信自有基,礼义须涵育。
劝勉且丁宁,披月前村宿。
内山有生番,可以渐而熟。
王化弃不收,犷悍若野鹿。
穿箐截人首,饰金誇其族。
自古以为常,近者乃更酷。
我民则何辜,晨樵夕弗复。
不庭宜有征,振威宁百谷。
土辟听民趋,番驯赋亦足。
如何计退避,画疆俾肆毒。
附界总为戕,将避及床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