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岘山观颜鲁公洼樽呈谹父》
《游岘山观颜鲁公洼樽呈谹父》全文
宋 / 李处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人物如公亦伟哉,洼樽寂寞岘山隈。

似闻著履凌风出,不见拿舟弄月回。

往事只应君可纪,幽期孰谓我能开。

留诗更约荷花语,莫惜障泥走马来。

(0)
注释
人物:指代某位伟大的人物。
伟哉:极言其伟大。
洼樽:形容寂寞的环境。
岘山隈:岘山脚下。
著履:穿着鞋子。
凌风:踏着风。
拿舟:划船。
弄月:欣赏月亮。
往事:过去的经历。
君:指那位人物。
幽期:秘密的约定。
孰谓:谁能说。
荷花语:以荷花为话题的诗篇。
障泥:马鞍下的遮泥布。
走马:骑马而来。
翻译
人物如公真伟大,身处寂寞岘山脚。
似乎听见他踏风而行,却未见他乘舟赏月归。
过去的岁月唯君能记,幽深约定谁能开启。
留下诗篇相约荷花共语,勿吝马蹄泥泞赶来相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名为《游岘山观颜鲁公洼樽呈谹父》。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崇敬之情和深沉的情怀。

"人物如公亦伟哉,洼樽寂寞岘山隈。"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对于颜鲁公的崇高评价以及对其隐居生活的向往。"人物如公"表明颜鲁公的人格魅力非凡,是诗人心中的伟大典范。"洼樽寂寞岘山隈"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居深山的意境,"洼樽"指的是古时用来盛酒的器物,这里象征着颜鲁公的清高雅致。

"似闻著履凌风出,不见拿舟弄月回。"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颜鲁公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似闻著履凌风出"给人以耳濡之感,似乎能够听到颜鲁公在风中行走的声音,而"不见拿舟弄月回"则强调其与世隔绝,不为世俗所羁绊。

"往事只应君可纪,幽期孰谓我能开。"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沉思,以及对于颜鲁公智慧和见解的敬仰。"往事"指的是历史上的事情,"只应君可纪"意味着这些往事只有像颜鲁公这样的人物才能真正领悟。而"幽期孰谓我能开"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谦,他认为自己无法完全理解和发掘那些深邃的智慧。

"留诗更约荷花语,莫惜障泥走马来。"

最后两句是诗人向颜鲁公表达的愿望。他希望能够留下一些诗篇,与荷花共语,这里的"荷花"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而"莫惜障泥走马来"则是在劝说颜鲁公不要因为世俗的尘埃而阻碍了交流和探讨,希望能够不顾一切地来到这里。

整首诗通过对颜鲁公隐居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其人格和智慧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物的崇拜与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高洁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处权
朝代:宋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送张晔赴举

一直照千曲,一雅肃群俗。

如君一轴诗,把出奸妖服。

乃知诗日月,曈曈出平地。

(0)

悼盐官和尚

像季何教祸所钟,释门光彩丧骊龙。

香阶懒踏初生草,抵掌悲看旧日容。

玉柄永离三教座,金鸣长镇万年踪。

知师下界因缘尽,应上诸天第几重。

(0)

十二时行孝文·其五

正南午,侍奉尊亲莫辞诉。

回乾就湿长成人,如今去合论辛苦。

(0)

回波乐·其八十三

童子得出家,一生受快乐。

饮食满盂中,架上选衣著。

平明欲稀粥,食手调羹臛。

饱吃取他钱,此是口客作。

天王元不朝,父母反拜却。

黠儿苦读经,发愿离浊恶。

身心并出家,色欲无染著。

同时小去家,有悟亦有错。

憨痴求身肥,每日服石药。

生佛不拜礼,财色偏染著。

白日趁身名,兼能夜逐乐。

不肯逍遥行,故故相缠缚。

满街肥统统,恰似鳖无脚。

(0)

诗并序·其六十六

观此身意相,都由水火风。

有生皆有灭,有始皆有终。

气聚即为我,气散即成空。

一群泊死汉,何以叫头虫。

(0)

咏景十首·其五空心杉

古木槎牙树底空,学仙游子坐空中。

自从白日飞升去,几度寒鸦噪晚风。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