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遗安堂》
《遗安堂》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何物堪将付子孙,襄阳庞老有遗言。

唯留三寸锄头泽,与作千年葛藟根。

几见危机生白屋,未容高枕在朱门。

公侯复始人间事,只恐菑畬笏绶存。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所作的《遗安堂》。诗中,诗人通过对庞老的典故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和对世态人情的感慨。

首句“何物堪将付子孙”,以设问开篇,引发读者思考什么才是值得传给后人的宝贵遗产。接着,“襄阳庞老有遗言”引用庞德公的故事,庞德公是东汉末年的隐士,他选择留下简朴的生活方式和耕读之志,而非物质财富,以此暗示教育和精神传承的重要性。

“唯留三寸锄头泽,与作千年葛藟根”进一步强调了庞德公的精神,寓意通过勤劳和朴实的品德,可以培养出坚韧不拔的后代,如同葛藟(一种蔓生植物)般根深蒂固。

“几见危机生白屋,未容高枕在朱门”揭示了社会现实,即平民百姓常面临困境,而权贵之家却难以体会民间疾苦。诗人借此表达对社会不公的忧虑。

最后两句“公侯复始人间事,只恐菑畬笏绶存”指出,即使公侯贵族重新回归人间事务,也应警惕权势带来的贪婪和堕落,担心他们只关注表面的荣华,而忽视了真正的道德教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家族教育和社会公正的深深关切。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偈颂六十五首·其六

即心即佛,铁牛无骨。非心非佛,空山突兀。

(0)

偈颂六十五首·其四十

今朝十五日,丛林皆结制。

径山有条攀条,无条攀例。

逼拶露柱灯笼,尽要心空及第。

现前普请證明,不妨神通游戏。

下座各叙时暄,便是灵山受记。

(0)

偈颂六十五首·其四十八

五月五日端午节,阴云叆叇,甘雨未决。

君王降赐宝香,林下祈求恳切。

孚祐龙,善时节,好将一雨润焦枯,匝地清凉消恼热。

(0)

偈颂六十五首·其五十三

持钵去,持钵归。

草鞋根断通消息,玲珑八面尽光辉。

游魔宫,入虎穴。

当机撞著恶聱头,直教心地顿休歇。

(0)

偈颂六十五首·其六十二

去年八月间,得旨与安闲。

摆动水云性,纵步到阳山。

元宅诸子弟,忻然力追攀。

庵居三个月,开怀宇宙宽。

忽接四明信,来书意盘桓。

天童虚法席,使君语犹端。

迢迢遣专使,不问路行难。

山僧临晚景,不敢自相瞒。

搥鼓乐与行,四众亦欣欢。

先师未了底,应是起波澜。

一回饮水一回噎,临济德山俱汗颜。

(0)

示智悟道人

智悟悟自心,不在一切处。

回首时观瞻,便是佛国土。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