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咽喉,钩连阁道苍崖斗。□皇天授。
故国□江口。往事浮云,依旧梁山秀。时延首。
淡烟疏柳。欲画无奇手。
西蜀咽喉,钩连阁道苍崖斗。□皇天授。
故国□江口。往事浮云,依旧梁山秀。时延首。
淡烟疏柳。欲画无奇手。
这首元代词人蒲道源的《点绛唇》描绘了西蜀地区的重要地理位置,以"咽喉"和"钩连阁道"形象地展现了其险峻与交通要冲的特点。"苍崖斗"进一步强调了山势的陡峭。"皇天授"暗示此地的天然优势,仿佛是上天所赐予。
"故国□江口"中的"□"可能是缺失的文字,但可以想象是描述江流汇入的地方,可能是指长江或其他重要河流。词人感慨历史变迁,"往事浮云"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而"依旧梁山秀"则赞美了梁山(可能指某座山峰)的永恒美丽。
"时延首"让人联想到诗人抬头远望,"淡烟疏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最后,词人感叹即使有再高超的画工,也无法捕捉这眼前山水的神韵,"欲画无奇手"表达了对自然美景无法用笔墨完全描绘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山水为背景,融入了历史沧桑感和对自然美的赞叹,展现出词人的审美情趣和怀旧之情。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垂摄受,證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见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知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
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
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