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词·其八》
《杂词·其八》全文
明 / 王邦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冰簟银床冻欲惊,高天闻得雁归声。

绣书寄去频无梦,锦字传来密有情。

一片白云东户晓,四更残月半窗明。

侍儿暗会明朝事,贮得梅花粉露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季节的静谧与凄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首句“冰簟银床冻欲惊”,以“冰簟”和“银床”渲染出秋夜的寒冷与清寂,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营造出一种寒意逼人的氛围。“冻欲惊”则暗示了主人公对寒冷的敏感,以及内心深处难以言喻的触动。

“高天闻得雁归声”一句,借雁南飞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大雁的归来,不仅带来了季节的更替,也唤醒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

“绣书寄去频无梦,锦字传来密有情。”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书信的传递,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虽然梦中未曾相见,但每一封书信都充满了深情厚意,如同锦字般细腻而温暖。

“一片白云东户晓,四更残月半窗明。”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的静谧画面,白云飘过东户,残月映照着半开的窗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之美,也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平静与期待。清晨的曙光预示着新的开始,同时也暗示着对未来的憧憬。

“侍儿暗会明朝事,贮得梅花粉露清。”最后一句通过侍女的活动,巧妙地将诗歌引向了下一个场景。侍女在暗中准备着明日之事,而梅花的粉露则象征着纯洁与希望。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感受到即使在孤独与思念中,生活依然充满希望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世界,让人在静谧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作者介绍

王邦畿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猜你喜欢

元夕寓郡学明伦堂检吴茧雪粤集呈茧雪

虽在荒城里,无殊萧寺中。

苍凉老树影,澹荡古人风。

卜宅邻原宪,开樽忆孔融。

微吟方拥褐,灯火簇春红。

(0)

编旧诗竟上后山冈子夕望述怀

悠悠千载后,此意向谁明。

石破惊天雨,云荒落水声。

元文资客难,黄理委时评。

肯信蛟龙梦,空惭奥博名。

(0)

予卜居大田自癸巳今庚子夏羊城归七月至于十月率病偶一日午毕循塍行邻犬有见而吠者感而赋之

七祀空山客,如蚕不出匡。

一惭宁不忍,群吠果何妨。

将勿怪头换,幸非同谷亡。

灶觚存纪载,终老白云乡。

(0)

岁暮山居杂感·其三

寒雨宾梅发,春枝渐向荣。

学无通岁力,病积瘦吟程。

二屦疏行迹,双扉覆短桁。

惟应书史里,迸筑破愁城。

(0)

栗里诗赠姚翁拂尘翁以明经拜州守不之官授经里门二首·其二

敢发群儒冢,苦匏邛友须。

视人诅鸟怪,自我笑鱼枯。

山放鹤猿榜,天开节义图。

不须秋驾梦,折简到猗玗。

(0)

放言.美疢·其二十八八庚

了不异人也,宁知身后名。

凡骃皆虎鬼,是剑即龙精。

象祷山河过,螾神物不平。

勿忘美疢意,方蹶表前生。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