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天佑此方,延颈长仰企。
其如格无术,忸怩惭靡已。
京畿及豫吴,春霖均沾被。
而胡肤寸合,偏遗在尺咫。
芃芃陇中麦,弥望盈千里。
十日虽可迟,一犁亟其俟。
絮云才作势,颠风继以起。
踌躇增百忧,邂逅亲见此。
赖天佑此方,延颈长仰企。
其如格无术,忸怩惭靡已。
京畿及豫吴,春霖均沾被。
而胡肤寸合,偏遗在尺咫。
芃芃陇中麦,弥望盈千里。
十日虽可迟,一犁亟其俟。
絮云才作势,颠风继以起。
踌躇增百忧,邂逅亲见此。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关切。开篇“赖天佑此方,延颈长仰企”表达了对上天保佑这片土地的期待和敬仰。接着“其如格无术,忸怩惭靡已”则流露出面对自然规律无力改变时的无奈与自责。
“京畿及豫吴,春霖均沾被”描述了春雨均匀地滋润着京城及其周边地区,“而胡肤寸合,偏遗在尺咫”却突出了局部干旱的现象,对比鲜明,反映了自然界的不均衡与复杂性。
“芃芃陇中麦,弥望盈千里”赞美了辽阔田野上茁壮生长的小麦,“十日虽可迟,一犁亟其俟”表达了对农事时间紧迫的理解与尊重。“絮云才作势,颠风继以起”描绘了云层聚集与狂风突至的景象,“踌躇增百忧,邂逅亲见此”则表达了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忧虑与亲身经历的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农业生产和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万里来持聘玉通,今宵宾燕为谁同。
铙歌自醉天山北,汉节先随斗柄东。
半夜腾装吹朔雪,平明跃马向春风。
使车少别无多恋,只隔燕南一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