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谩说上天梯,上万千回总是迷。
曾似老人岩上坐,清风明月与心齐。
人间谩说上天梯,上万千回总是迷。
曾似老人岩上坐,清风明月与心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开篇“人间谩说上天梯,上万千回总是迷”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不屑一顾和对于高远目标的不断追求。这里的“天梯”可以理解为通往理想世界的桥梁,而“上万千回总是迷”则揭示了在现实中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达到的困境。
接下来的“曾似老人岩上坐,清风明月与心齐”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超脱的生活状态。“老人岩上坐”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归属感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而“清风明月与心齐”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这种境界,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与宇宙大自然同频共振的心灵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表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通过内心的平和来实现与外部世界和谐统一的追求。
飞尽桃花片。倚东风、高吟大啸,开怀消遣。
芍药牡丹开未遍。不道韶华如电。
无心向、小庭幽院。
秉烛夜游虽不倦,奈一番、风雨花容变。
春去也,无人见。何处莺莺啼不断。
探后园、红稀翠减,青稠绿满。蝶在花间犹死恋。
早有行人摇扇。故自要、与春为饯。
笑指白云归去好,对夕阳、泻酒凭谁荐。
柳深处,有双燕。
富池大信江千里,三日醉卧烟蓬底。
晓来推蓬登断岸,因忆牧之呼屐齿。
九华隆隆闸天脊,微云低度差参是。
百唤牧之如不闻,剥脱尘痕见文字。
今年十月天未霜,木叶留露光嶷嶷。
兴亡风流不可论,苍松怪石还如此。
我今与子陟层巅,酌酒赋诗云乐只。
后来谁复是牧之,斜阳归路芙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