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过阊门得顺风,此身如坐太虚中。
晚凉移向枫桥泊,人在西头月在东。
船过阊门得顺风,此身如坐太虚中。
晚凉移向枫桥泊,人在西头月在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苏州阊门时,感受到的宁静与超脱之感。首句“船过阊门得顺风”,点明了行船的动态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顺风而行,使得旅程更加顺畅愉悦。接着,“此身如坐太虚中”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置身于虚空之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空灵与超脱,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体验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纯净心境。
“晚凉移向枫桥泊”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将船停靠在枫桥边的情景,枫桥作为苏州的一个著名景点,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与历史感。枫桥边的晚凉,不仅指自然界的凉爽,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最后一句“人在西头月在东”,巧妙地运用空间关系,以月亮的位置变化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广阔,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短暂与无限可能,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境界,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磨砖不成镜,画饼不可食。
谈空如画饼,要匪实消息。
泥有如磨砖,未免见排辟。
筹量有无中,背道费寻觅。
先天为心祖,此事冥太易。
空毋堕渺茫,有勿著声色。
勿同半生灭,邪见徒役役。
万有齐一虚,寥廓鸟无迹。
至虚本非无,岂谓滞神识。
佳哉僧肇论,妙意真的的。
江阔云垂满袖风,急须下马一尊同。
正应无奈催诗雪,句在渠侬拥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