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何壮故国,台石一株松。
不改长春色,时留千岁容。
朝开丹日荫,夜傍素娥封。
潭入虬枝影,游人惊是龙。
将何壮故国,台石一株松。
不改长春色,时留千岁容。
朝开丹日荫,夜傍素娥封。
潭入虬枝影,游人惊是龙。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生长在乌台的松树,它见证了故国的变迁,却依然保持着长春的颜色和千年的风姿。早晨,在阳光的照耀下,松树的影子投射在潭水中,仿佛与龙共舞;夜晚,月光洒在松树上,为它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这株松树不仅四季常青,其虬枝的影子更是令人联想到深藏于水底的蛟龙,充满了神秘与生机。诗人通过这株松树,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中不变之美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高郎八岁失其母,每一言之泪如雨。
忽然有信自北来,知道慈亲在临汝。
艰难一别四十年,惊喜失声浑欲舞。
水行有舟陆有车,襆被即行身欲羽。
遥想团栾再拜时,膝下抱持喧笑语。
人生天地谁无母,此别真如隔今古。
焉知孝感动神明,万里言归复相睹。
吴兴山水清且远,指日安舆还乐土。
我当理舟楫迎汝,买红缠酒刲肥羜。
斑衣喜色映庭萱,白发从教老农圃。
先圣有明训,见诸庶人章。
少小诵习之,白首不敢忘。
高子躬孝弟,养亲在高堂。
萧公三大字,岌岌端且庄。
对之铭座右,凛然肃冠裳。
谨身用始节,节用乃无荒。
斯言非虚语,旨远味自长。
守此期勿失,善积有馀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