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涧泻春泉,寒松带晚烟。
半云侵客座,斜日落渔船。
风细岩花静,月明山色鲜。
酣歌迷去路,倚榻欲栖禅。
曲涧泻春泉,寒松带晚烟。
半云侵客座,斜日落渔船。
风细岩花静,月明山色鲜。
酣歌迷去路,倚榻欲栖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山水画卷。首联“曲涧泻春泉,寒松带晚烟”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山间小溪潺潺流淌,春水盈盈,寒松苍翠,晚烟轻绕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清新的自然之美。颔联“半云侵客座,斜日落渔船”则通过云雾和夕阳的巧妙运用,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温馨的氛围,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来访者准备的一场视觉盛宴。
颈联“风细岩花静,月明山色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美丽的意境。微风拂过,岩石上的花朵似乎也安静下来,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当月光洒满山川,一切显得更加鲜明,如同被一层银纱轻轻覆盖,美不胜收。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景物,更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赞美。
尾联“酣歌迷去路,倚榻欲栖禅”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美景面前,诗人情不自禁地放声歌唱,歌声似乎迷失了归途的方向;他想要靠在榻上,仿佛要融入这山林之中,寻求心灵的平静与禅意。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意味的艺术空间,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君不见香山居士居洛阳,远借五寺收文章。
又不见巢父诗卷何所藏,留之天地同久长。
铸金琢石非不强,金流石泐不可防。
以人传人策甚良,世人顾未知其方。
我昔宦游凌大江,年少从君璧一双。
胜时一咏同一觞,颇亦自愧抢榆枋。
劫火不肯留青囊,日往月来心不忘。
大儿南归自五羊,袖中乃有万丈光。
伏而读之喜莫量,重到虎踞龙盘乡。
今年贡舶早放洋,明珠大贝光溢箱。
答赐不敢烦吾皇,愿得君诗归献王。
菖蒲秀端午,黄花作重阳。
万物各时行,半岁遥相望。
云何忽并开,相与同一觞。
仙人九节杖,东坡一枝香。
洗去仲夏热,如逢晚秋霜。
均是酒中物,俱使吾年长。
莫誇雨露私,勿笑草木狂。
登高阅竞渡,乐哉未渠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