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霜清雁影流,偶来长啸独登楼。
笳鸣薄暮寒鸦集,剑倚遥空紫电流。
万里胡尘连大漠,一樽汉月醉高秋。
深闺少妇思征戍,何处闻砧不动愁。
木落霜清雁影流,偶来长啸独登楼。
笳鸣薄暮寒鸦集,剑倚遥空紫电流。
万里胡尘连大漠,一樽汉月醉高秋。
深闺少妇思征戍,何处闻砧不动愁。
这首《登楼秋望》由元代诗人潘音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登楼远眺的壮丽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边塞情怀与深沉的情感。
首联“木落霜清雁影流,偶来长啸独登楼”,开篇即以“木落霜清”点明秋意之浓,“雁影流”则勾勒出南归雁阵的动态美,而“偶来长啸”与“独登楼”则透露出诗人孤独而豪迈的心境,营造出一种孤高自许的氛围。
颔联“笳鸣薄暮寒鸦集,剑倚遥空紫电流”,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凄凉与辽阔。黄昏时分,笳声呜咽,寒鸦归巢,画面静谧而悲凉;而“剑倚遥空紫电流”则以剑的静默与天空中流动的紫色光芒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边关的肃穆,也暗示着战争的隐忧。
颈联“万里胡尘连大漠,一樽汉月醉高秋”,将视角拉远,描绘了广阔无垠的边疆景象,胡尘与大漠相连,象征着遥远的战事与艰苦的生活;“一樽汉月醉高秋”则以酒杯中的月亮映照出诗人对家乡和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秋夜中寻求慰藉的情怀。
尾联“深闺少妇思征戍,何处闻砧不动愁”,将情感聚焦于深闺中的少妇,她思念远征的丈夫,心中满是愁绪。此处通过对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立体,展现出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与细腻表达。
综上所述,《登楼秋望》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既有壮丽边塞风光,又蕴含复杂情感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对家乡、对亲人深切的关怀与思念。
都城车马日喧喧,虽有离歌不惨颜。
岂似客亭临野岸,暂留樽酒对青山。
天街树绿腾归骑,玉殿霜清缀晓班。
莫忘西亭曾醉处,月明风溜响潺潺。
京师花木类多奇,常恨春归人未归。
车马喧喧走尘土,园林处处锁芳菲。
残红已落香犹在,羁客多伤涕自挥。
我亦悠悠无事者,约君联骑访郊圻。
棋墅风流谢舅贤,发光如葆惜穷年。
人随黄鹄飞千里,酒满栖乌送一弦。
望驿早梅迎远使,拂鞍衰柳拗归鞭。
越禽胡马相逢地,南北思归各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