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屺瞻夜赋·其一》
《宿屺瞻夜赋·其一》全文
宋 / 马廷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咿轧篮舆度晓岑,抚今怀昔泪淋淫。

蓼莪老去仍追诵,常棣新来又废吟。

有恨台瓜随蔓尽,无情涧藻与波沉。

僧窗月苦夜无寐,莫咏儿寒动母心。

(0)
翻译
吱呀作响的竹篮穿过拂晓山岭,回忆过往泪水涟涟。
年迈的我依然朗诵《蓼莪》,新近却停止了《常棣》的吟唱。
心中遗憾,如同瓜藤上的果实已尽,无情感的水草随波沉没。
僧房中,月光凄苦难以入眠,切勿再吟唱孩子寒冷触动母亲的心弦。
注释
篮舆:竹篮,古代一种交通工具。
晓岑:拂晓时分的山岭。
蓼莪:古诗篇名,表达对父母的思念。
常棣:古诗篇名,兄弟亲情的象征。
台瓜:比喻子女。
涧藻:水边植物,象征生活状态。
僧窗:僧人居住的窗户。
儿寒:孩子受寒。
母心:母亲的爱心和关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马廷鸾的作品,名为《宿屺瞻夜赋(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怀旧之情和淡淡的哀愁。

“咿轧篮舆度晓岑,抚今怀昔泪淋淫。”这里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时分骑着驴车穿越山岭的情景。诗人的心中充满对往昔的回忆和不舍,眼泪因而纷纷。

“蓼莪老去仍追诵,常棣新来又废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喜爱,无论是年迈还是新学,都会不断地吟诵和背诵。这里透露出诗人的学养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有恨台瓜随蔓尽, 无情涧藻与波沉。”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哀愁的情感。台上的瓜果随着藤蔓而去,就像无情的溪水中漂浮着落叶一样,都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僧窗月苦夜无寐,莫咏儿寒动母心。”最后两句则写诗人在寺庙的窗前,对着明亮的月光,却因思念而难以入睡。同时,他听到孩子冷得发抖的声音,这更加深了他的哀愁和对母亲的同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马廷鸾

马廷鸾
朝代:宋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猜你喜欢

古意·其二

郎种菊花何远离,秋来花发倍相思。

玉京郎醉菊花酒,不见故园霜露枝。

(0)

东园春感·其一

西郭复东园,寻芳结伴少。

何处不感怀,春风几黄鸟。

(0)

宫词·其三

纨扇已凉秋,红颜欲消歇。

夜深下玉阶,独拜梧桐月。

(0)

铜雀妓

漳水齧铜台,西陵罢歌舞。

娟娟台上人,恩怨俱黄土。

(0)

淫雨至中秋不绝有感

苦雨生寒揽敝裘,移书遮莫滴床头。

谢庄难赋今宵月,宋玉还悲故国秋。

零落不香丹桂老,团圆无影素娥愁。

积阴迥敝千峰色,乱响高奔万壑流。

袁渚那堪空系舫,匡床何必更登楼。

欲横铁笛天坛上,吹散重云望九州。

(0)

寄杨明府子庸时应辟北上

闻道辞花县,因风寄短吟。

虚怀惟片月,行色有孤琴。

父老别时泪,郎官到日心。

都城向晚肃,御水入秋深。

霜冷催南雁,天高接上林。

荐书应不负,霄汉听来音。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