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淫雨至中秋不绝有感》
《淫雨至中秋不绝有感》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苦雨生寒揽敝裘,移书遮莫滴床头。

谢庄难赋今宵月,宋玉还悲故国秋。

零落不香丹桂老,团圆无影素娥愁。

积阴迥敝千峰色,乱响高奔万壑流。

袁渚那堪空系舫,匡床何必更登楼。

欲横铁笛天坛上,吹散重云望九州。

(0)
鉴赏

此诗《淫雨至中秋不绝有感》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诗中描绘了连绵不断的秋雨给人们带来的寒冷与不便,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

首联“苦雨生寒揽敝裘,移书遮莫滴床头”,开篇即点明主题,以“苦雨”引出寒冷之感,诗人披上破旧的外衣,试图抵御寒意。同时,通过“移书”这一动作,表达了对雨水的无奈与抗拒,希望它不要再滴落在床头,影响休息。

颔联“谢庄难赋今宵月,宋玉还悲故国秋”,运用典故,将自己置于古代文人谢庄和宋玉的境地,表达了对当前景象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感慨。谢庄难以吟咏今夜之月,宋玉还在为故国的秋天而悲伤,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面对连绵秋雨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颈联“零落不香丹桂老,团圆无影素娥愁”,进一步描绘了秋雨中的自然景象。丹桂虽老而不香,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在恶劣环境中失去生机;素娥(嫦娥)因团圆无影而愁,暗示了诗人对中秋佳节不能赏月的遗憾。

尾联“积阴迥敝千峰色,乱响高奔万壑流”,描绘了雨后山色的变幻,以及雨声在山谷间的回响,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动态美。同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联“袁渚那堪空系舫,匡床何必更登楼”,通过类比,表达了对当前处境的不满与无奈。袁渚空荡荡地系着船只,没有人在船上,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匡床本是舒适的休息之所,却为何要登楼远眺,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

末句“欲横铁笛天坛上,吹散重云望九州”,表达了诗人想要借助音乐的力量,突破眼前的困境,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宽广,寄寓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偶成

往事今如此,前途巳可知。

但求身健在,屡遇岁丰期。

自分为人拙,谁来问我痴。

朝回高枕卧,梦见孝文时。

(0)

苏州府吴县叶绪昌

南都秉节望如山,总宪重来父老欢。

杨绾相唐骄侈格,长孺在汉觐觎寒。

功收治水三旬易,策救饥民十万难。

今日仙輀向琼海,野人酹酒泣江干。

(0)

恭纪恩赐诗·其一赐玲珑雕花玉带

积素含辉雪色明,尚方宝带琢瑶瑛。

殿庭赐处皇恩重,光价宁论十五城。

(0)

中秋新郑提学高子大宾集饮·其一

此夕中秋月,来从郑邑看。

冰轮出海净,桂子落云寒。暂对儒台酒,聊?旅夜欢。

如何千里别,儿女忆长安。

(0)

竹石轩

轩居阒寂似仙坛,露叶云根近画栏。

得地数竿饶挺拔,补天五色剩馀残。

看时綵笔应堪赋,拂处瑶琴正可弹。

思笋自忻供去易,休粮谁道服来难。

王猷爱癖何曾改,米芾狂情亦未闲。

淇澳至今存节操,太湖依旧漱波澜。

秋声断续劳频听,古色摩挲发永叹。

君子文人最珍重,岁寒相托拟金兰。

(0)

小幅山水为竹鹤友人袁州何太守作

岭峤凌青汉,亭台俯碧浔。

溪回山寂寂,门掩昼沉沉。

鹤立苍松老,莺啼绿树深。

野桥通竹坞,苔径接云林。

岚气霏晴雾,烟萝落翠阴。

抱琴何处客,爱此涤烦襟。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