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春宵听雨二首·其一》
《踏莎行.春宵听雨二首·其一》全文
清 / 范贞仪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帘隐灯疏,梅含香细。可怜人醉东风里。

密云纤雨糁长空,丝丝点点三更矣。

旧梦谁寻,新诗难记。薰笼只索和愁倚。

数来已自费工夫,由他迸做春江水。

(0)
鉴赏

这首《踏莎行·春宵听雨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范贞仪所作,描绘了春夜听雨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意境。

首先,“帘隐灯疏,梅含香细。”这两句以静谧的夜晚为背景,帘幕轻掩,灯光稀疏,梅花在暗中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这里运用了“隐”、“疏”、“细”等词,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为整首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着,“可怜人醉东风里。”一句将读者引入一个更加生动的场景,似乎有人在春风中陶醉,享受着自然的美好。这里的“醉”字不仅指身体上的沉醉,也暗示了心灵的沉浸与享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深切喜爱与向往。

随后,“密云纤雨糁长空,丝丝点点三更矣。”描述了春夜细雨绵绵的情景。密布的云层中夹杂着细小的雨滴,它们如同丝线一般,在空中轻轻飘洒,直到深夜。这种细腻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夜晚的深沉。

接下来,“旧梦谁寻,新诗难记。”这两句转而表达了一种对过往回忆的追寻与对新事物的探索之间的矛盾感。旧日的梦境难以寻回,新的诗歌创作又难以记住,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易逝、记忆模糊的感慨。

最后,“薰笼只索和愁倚。数来已自费工夫,由他迸做春江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薰笼(香炉)与愁绪相伴,暗示了内心的沉重与复杂。数不尽的工夫与努力,最终化为春江之水,象征着情感的释放与自然界的融合。整个画面既有情感的深度,又有自然的广阔,给人以深深的共鸣与思考。

综上所述,《踏莎行·春宵听雨二首(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听雨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追求。

作者介绍

范贞仪
朝代:清

清江苏如皋人,字芳筠,号一柏。贡生高佩兰妻。女红之暇,潜心经史,时有女中颜、闵之目。有《愁丛集》。
猜你喜欢

拥炉

急雨狂风暮不收,燎炉薪暖复何忧。

如倾潋滟鹅黄酒,似拥蒙茸狐白裘。

大泽羁鸿来万里,高城传漏过三筹。

明朝会看稽山雪,莫为冲寒怯上楼。

(0)

龟堂独坐遣闷二首·其一

发已凋疏齿已摇,高谈谁与慰无聊。

苦心虽呕何由出,病骨非谗亦自销。

玉雪细尘烹瑞草,烟脂小把斸灵苗。

贺公吴语吾能似,太息遗魂不可招。

(0)

泛舟至镜湖旁小市

久著朝衫负此湖,扁舟剩喜补东隅。

市楼合乐醅新熟,寺壁残诗字欲无。

常日不堪愁宛转,此行犹得笑须臾。

夕阳鸥鹭皆相识,更觉人间是畏涂。

(0)

吾年过八十二首·其一

吾年过八十,久已弃朝簪。

化蝶有残梦,焦桐无赏音。

溪声喧夜旦,野色变晴阴。

欲讲平生学,茫然不可寻。

(0)

别张教授归独登拟岘

小阁敞朱扉,停车暂息机。

行人呼晚渡,幼妇浣秋衣。

霜树攲危堞,风鸦满落晖。

登临客愁里,况是送将归。

(0)

初夏野兴三首·其一

得意烟霞不讳穷,一庵聊寄寂寥中。

山从树杪参差见,水过花阴曲折通。

闲倚胡床溯新月,时停团扇受微风。

元知梦境无真实,不待邯郸觉后空。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